年輕男子擺出各種「不雅」姿勢與紀念館外的群雕合影,非常不嚴肅。
這兩天,一組拍攝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下簡稱「江東門紀念館」)外的照片,引發眾怒。圖中,兩名身著T恤的年輕男子,擺出各種「不雅」姿勢,與紀念館外的群雕合影,非常不嚴肅。(12月17日現代快報)
嚴肅的日子出現如此不嚴肅人作出如此令人憤慨的事,難道這就是為了「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當國人都在為歷史上的這一時刻屏息深思、為歷史上的今天不幸遇難的同胞沉痛默哀時這種舉動就不僅僅是煞風景了,是缺乏歷史擔當、是無知、是醜陋。
我們回不到歷史的那一刻,無法體會和感受我們應該承擔和不應承擔的責任和使命,那是一段無比悲壯的歷史,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血淚史,我們懷念歷史不是為了銘記仇恨,恰恰是為了反思歷史,才能讓我們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兩名青年在同胞紀念館前拍惡搞照片,照不出應有的歷史厚重感,照不出當代年輕人應有的歷史擔當和責任,我們看到的只是褻瀆歷史、個人娛樂至上主義者的醜惡嘴臉。
在社會急劇變革、利益重新分配、各種思潮觀念不斷湧現的當下,這種缺乏民族情懷和歷史擔當的人並不是只有他們,了解歷史,尊重歷史,反思歷史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必須承擔的歷史責任,愛國首先必須要了解我們國家的過去,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痛,多難興邦,但也正是如此我們才能凝聚更大的力量共創美好的未來,因此作為公民要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那就是公為先,民為後,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
這兩位年輕人做出如此不合時宜的舉動毋庸置疑和教育不無關係,當然不僅僅是指在學校接受的愛國主義教育,還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娛樂化的傾向和矛頭已經覆蓋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對歷史的無知和漠視甚至成為其個性的表達手段和方式,對於這一點筆者想說這種個性更像是無知和淺薄的代名詞,不要也罷。
個人娛樂主義風生水起的傾向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為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我們必須下大力氣在道德和法律等方面努力遏制此種傾向的出現,學校教育不可缺,愛國主義教育教材和課程設置要更科學合理,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思想動態,身體力行,從小做愛國的榜樣和模範,對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除了進行道德譴責和約束外還要加大法律處罰力度,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佔領精神文明建設的制高點。
from BBC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