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業內憂慮,由於中國消費者遠離日本車,在中國減產等措施可能長期化。
日本豐田汽車周三(9月26日)起提前4天開始廣州豐田主力工廠的國慶假期,突出了日本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各大城市9月多天的反日示威抗議和部分打、砸、搶事件後,相繼宣佈在中國減產、停止進口等應對措施,開始體現了事件對投資中國的日企出現的具體影響。
減產體制
豐田汽車上周三開始已把廣州豐田花都工廠月產5萬台的主力車「凱美瑞」(Camry)的生產能力從日夜兩班制減少到只有日班。豐田還表示,10月份中國工廠的生產計劃現在是「白紙一張」,準備根據中國社會狀況再定,而高級車雷克薩斯(Lexus)等向中國出口的日本組裝車更已決定停止出口。
尼桑在中國湖北合資的東風日產汽車工廠也宣佈把原定9月30日至10月7日的國慶假期提前到周四開始,而且東風日產雖預定10月8日起恢復生產,但因中國市場銷量銳減,事實上準備有彈性地決定是否按時恢復生產的問題。
此前鈴木汽車在重慶的工廠也已從本周一起停止夜班制,只維持白天生產的方式減產到這個周末,預定本周六開始的國慶假期到10月結束時如何維持生產體制,目前也未定;本田汽車正在研究是否把廣州本田的產量通過只維持日班生產減少。
深遠憂慮
日本汽車業內憂慮,由於中國消費者遠離日本車,在中國減產等措施可能長期化。日本政府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新領域研究中心主任大西康雄對BBC中文網說:「中國反日示威中砸、毀日本汽車的現象令今後日本汽車在中國市場面臨了消費者被阻嚇、不敢買的危機,這個政治引起的風險將多大影響日企投資中國的戰略,現在誰也難以預計,可能會很深遠」。
9月中國反日示威造成豐田、本田、尼桑等日本企業停產,保守統計已損失2.5億美元,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狀況更是「致命性的打擊」。
一周來東京股市尼桑股下跌18%、本田下跌11%、豐田下跌4%等。而中國經濟增長減速也開始在日本引起股市反應,在中國建築工地上活躍的日本機械小松的幾天來股價下跌33%、新日本制鐵、住友化學、商船三井的股價下跌20%至40%,令現在投資歐洲企業、協助度過歐洲債務危機的日本資金今後面臨凋零。
from BBC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