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府就中國國防白皮書提出的兩岸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議題作出響應,包括陸委會與國防部都表示目前時機尚未成熟。
中國國防白皮書提出了兩岸可以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
台灣國防部對此回應說,其目前並未針對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進行實質協商規劃,因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協商的主客觀條件尚未成熟,目前尚非推動時機。
軍事互信機制事涉國家安全,屬於國家層級的議題,軍隊將遵循政府兩岸政策穩健、務實及循序漸進的方式推動。
撤除導彈
台灣主管兩岸事務的陸委會也作出回應表示,兩岸政治與軍事議題協商時機尚未成熟,並借北京拋出此一議題之際呼籲其撤除對台軍事部署。
陸委會發佈的聲明說,唯有台灣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受威脅,才能進一步深化兩岸關係發展建立兩岸互信,而大陸方面應先主動撤除對台灣針對性的軍事部署。
民進黨執政時期任職國安與外交的官員認為,中國可能明年台灣總統選舉前夕,宣佈撤除沿海地區部份對台部署的短程戰術導彈,以協助馬英九取得連任。
在尋求連任的馬英面臨民進黨強烈挑戰之際,中國國防白皮書說,"台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是兩岸關係和平的最大障礙與威脅。
美台軍售
中國國防白皮書並說,美國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繼續向台灣出售武器,嚴重損害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台灣的陸委會則說,台灣政府有自我防衛的堅定決心與準備,向美國及其它國家採購軍備是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基本需要,也是政府的一貫政策。
在台灣進行訪問的前美國國務院官員薛瑞福指出,台灣必須要認真面對兩岸軍力失衡問題;《自由時報》引述他說,台灣最好的防衛政策是確保台灣民主體系,強化民主力量。
出處: bbc 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