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一德拿出大信封裏的海外來信對BBC中文網記者說,他的父親花了些心思查蔣緯國身世(BBC中文網照片)。
在東京世田谷區上馬造訪大橋一德的家是8月一個雨後悶熱的上午,空調猛吹的客廳裏,大橋擦著汗,捧出家裏幾摞相冊和資料,向BBC中文網記者敘述二戰日本戰敗後,他的父親——前日本陸軍中校、第四師團動員參謀大橋策郎參加日本援助台灣蔣介石政權重建國軍、凖備反攻大陸的秘密軍事顧問「白團」,與台灣之間鮮為人知的故事。
「蔣介石曾經很恨日本人,但經過國共內戰、逃到台灣後,他對日本人想法有變,他更恨共產黨,所以邀請日本人協助重建軍隊。這段歷史日台都不想說,蔣介石不願人知道他戰後重用前日本軍人,日本也不想人知道戰後日台這種關係,尤其在與中共建交後」,大橋說。
蔣介石的日本觀
綜合日本也並不多見的「白團」歷史記錄是:1949年7月,蔣介石寫信給前日本支那(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說明他把反攻大陸作為「國是」,「拜託舊日本軍同志協助重建國軍」。
岡村基於戰敗後,蔣介石盡力讓許多在中國的日本人回國的恩情,委托曾在中國戰場的第二十三軍參謀長富田直亮領頭回應蔣介石的要求。1949年11月富田率兩名前日軍將校秘密赴台,為了掩去日本人身份,富田起名白鴻亮,開始構成「白團」,直至1969年白團結束援助台灣為止,83名前日軍將校在台灣培育了9千多名國軍軍官。
不同紀錄與定論
蔣緯國與白鴻亮率領的白團最後留在台灣的4名成員合影,左二是化名喬本的大橋策郎(BBC中文網照片)。
有關岡村寧次,中文維基百科稱「1949年1月26日,中華民國政府軍事法庭宣佈岡村寧次無罪並釋放回國」、「日本投降後岡村寧次拒絕遵從中共指示,導致中共部隊搶奪戰略位置時發生死傷,被中共視為重要戰犯之一」。
日本的紀錄則說明「1941年7月岡村就任北支那方面軍司令時,基於『滅共愛民』理念,訓示『不燒、不搶、不殺』三戒,約在1943年前後阻止了北支那方面軍以往軍紀崩潰的燒、殺、搶」、「1945年9月穩便投降的支那派遣軍與中方締結《塘沽協定》時,中方全權代表是國民政府空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
由於岡村極力支援中國停戰事務,何應欽向岡村示以敬意,岡村也在南京軍事法庭被判無罪」。
不錯的援助待遇
在日本,戰敗後回國的前日軍將校們大部分無所事事。大橋的父親是畢業於東京大學的技術軍官,二站期間在日本國內從事過中國戰場的軍事調度,1951年也參加白團,赴台出任國軍軍校教官。像所有白團成員為掩蓋日本人身份,都起了中文姓名一樣,大橋的父親也起名「喬本」,在蔣介石手下從事重建、指導國軍的工作。大橋說:「初期白團有一百多人,到最後除了白鴻亮,就剩下4人,我父親是其中一人」。
大橋說,他父親赴台18年期間,台灣駐日大使館每月支付他父親的月薪送到東京家裏,他父親在台灣則另有生活費,「月薪若干我完全不知道,我們也沒興趣知道父親在台灣做什麼,我只奇怪父親總不在家」。
大橋的父親1969年回國後,像大部分回國的白團成員一樣,他也閉口不談在台灣的事,大橋說:「只有一次他問我們是否知道台灣二·二八事件,我們答不知道,於是台灣話題就結束了」。
但在一摞舊資料裏,有一本日文的《中國料理》書,大橋說,他父親也是隻身赴台,雖然每位白團成員都配了名女佣,可他父親「不僅學會做中國菜,而且做得很好。我母親常說『你入錯了行,真正的才能是做廚師』」,大橋記憶清晰地說。
揭蔣緯國身世謎
蔣介石與參加白團赴台任軍校教官並取名為喬本的大橋策郎握手(BBC中文網照片)。
BBC中文網記者倒是從日本有限的白團紀錄裏,獲知了更多大橋父親在台灣的活動,並從大橋展示的記錄他父親在台灣生活的相冊裏看到了一些大橋父親沒說出的秘密。
首先明顯的事實是蔣緯國與白團極為親密,大橋家的相冊裏有無數照片是蔣緯國與包括白鴻亮在內,最後留在台灣的5名白團成員的合影,既有正式的,也有宴會上酒後散漫歡笑的。
大橋倒出一個大信封裏收集的美國等海外來信說:「我父親倒花了不少心思查蔣緯國的身世,知道了蔣緯國是戴季陶和日本人之間的私生子,後來由蔣介石收養。所以蔣緯國對日本人有親切感,也像是會說一些日語」。
大橋家的相冊上也記錄著1969年白團最後4名成員回國前的1月9日,時任台灣陸軍總司令陳大慶上午主辦授勛儀式,授予大橋父親等人勛章,下午設置送別酒會、晚上設置送別晚宴。白鴻亮最終沒回日本,病逝台灣後,他的骨灰留了一半在台灣新北市的海明禪寺,逢重要年份,大橋也會與其他白團成員後代們一起去台灣祭奠白鴻亮。
學回來中國料理
蔣介石(前排正中)與白團成員等合影,大橋策郎(喬本,二排左二)、富田直亮(白鴻亮,二排右二)(BBC中文網照片)。
大橋是長子,家中佛壇上供著大橋祖父母、父母等遺像和牌位,大橋父親牌位上的法名是「興台院秀策明勛居士」。大橋說:「我父親去世時89歲,雖然他在台灣十幾年已能說生活上的中國語,但後來還是在NHK(日本官方電視台)的中國語講座裏學中文」。
大橋家是軍人世家,祖父大橋顧四郎是留學法國的陸軍中將、父輩裏也都是軍人將校或嫁進軍人世家的姑媽,75歲的大橋本人退休前在五十鈴汽車做管理工作,大橋說「我和3個弟弟都沒進自衛隊,軍人職業到我父輩為止終結了」。
BBC中文網記者問大橋「你父親與台灣的淵源對你有什麼影響嗎?」,大橋想了想,指著那本《中國料理》說:「我也看這本書學會做中國菜,以後有機會請你吃我做的中國菜」。說起中國菜,大橋的興致顯然比說他父親的故事高漲許多,「做中國菜就是廚房怎麼都會比較油膩,而且中國菜一定要人多吃才好,所以我一個人還是吃日本菜多」,大橋經驗老到地說。
from BBC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