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Toshifumi Kitamura/AFP/Getty Images)
設想一下,你不得不在一個辦公室長時間地工作,而這個地方狹長的剛夠你伸展一下四肢,但小得站都站不起來。你還不得不在此日以繼夜地工作,盡可能地花幾分鐘打幾個小盹。另外,這個辦公室還要兼作廚房、餐廳、臥室和衛生間。
對瑞士飛行員安德烈·波斯貝格(Andre Borschberg)而言,這個狹窄的駕駛艙(只有 4 立方米大小)將是他未來五天的家,他將駕駛全球第一架完全由太陽能驅動的飛機——陽光動力 2 號(Solar Impulse 2),完成其環球飛行任務的最新行程——從日本飛到夏威夷,全程完全依靠太陽能驅動。
陽光動力 2 號(Solar Impulse 2)的漫長航線——日本到夏威夷
飛行中,波斯貝格將躺在一個特製的傾斜座椅上,從而保證他的雙腿在需要時可以活動。座椅的製作也是盡可能的輕便。在北太平洋 28,000 英尺 (8,484 米) 高空的長途飛行中,波斯貝格要使用的馬桶也是內置式的。
飛行員安德烈·波斯貝格(Andre Borschberg)在日本做最後的凖備工作(Jean Revillard/SI2/Global Newsroom/Getty Images)
即使帶有 17,000 塊太陽能電池板,陽光動力 2 號能達到的最大速度也僅為 每小時87 英里。
對於完全依靠太陽能驅動的飛機而言,重量是一個關鍵問題。飛機上總共搭載 17,000 塊太陽能電池板,即便如此,它能達到的最大速度也僅為 87 英里/小時(140 公里/小時)。大型客機通常只需 8 個多小時就能完成這樣的航程,而波斯貝格卻要花費約 120 小時。為應對巨大的溫差(從 -40C 到 40C),陽光動力 2 號配備了特製的隔熱裝置。
波斯貝格是參加過此類飛行的一長串飛行員名單中最新的一位,進入這個名單的飛行員都曾忍受過各種不適和身體折磨。查爾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是獨自駕機飛越大西洋的第一人,那還是在 1927 年,當時他駕駛的飛機竟然沒有前窗。要看到飛機前方的情況,他必須用一個潛望鏡,或者把飛機稍稍轉向一側,以便將頭伸出側窗進行觀察。
陽光動力 2 號在名古屋駒喜機場(Nagoya Komaki airport)凖備起飛(Jean Revillard/SI2/Global Newsroom/Getty Images)
為解決高空飛行中的生理需要,飛行先驅新西蘭人簡・巴滕(Jean Batten)曾在她的吉卜賽蛾號(Gipsy Moth)飛機上安裝馬桶。飛行先驅奧斯卡・加登(Oscar Garden)的女兒瑪麗・加登 (Mary Garden)曾寫道:「她的飛行座椅安裝了特製的拉鏈,這樣,她就能設法解決飛行中的生理需要。工程師們被告知,不要對任何人提起這個巧妙的設計。」
即使在噴氣機時代,飛行員也不得不忍受長途飛行任務對其耐力的考驗。20世紀50 年代, U-2 間諜飛機在美國首次服役,飛行員有時需要執行長達 12-13 小時的飛行任務。飛行中,飛行員不得不一直被罩在一件與宇航員穿的宇航服差不多的加壓飛行服中。飛行服帶有一個特製的小袋子用於盛裝尿液,頭盔上還帶有一個特製的接管,飛行員在執行長途飛行任務中,能夠通過吸管享用食物或飲料。
在飛往夏威夷途中,陽光動力 2 號的飛行員要忍受極端惡劣的條件(Jean Revillard/SI2/Global Newsroom/Getty Images)
執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SR-71 黑鳥偵察機(Lockheed SR-71 Blackbird)飛行任務的飛行員也同樣如此。這種冷戰時期的間諜飛機,其飛行速度可達到三倍聲速。曾執飛黑鳥偵察機的裏奇・格雷厄姆(Rich Graham)上校對 BBC Future 表示,2013 年,他發現一種在飛行中無需烤箱就能加熱食物的新方法。
「我發現一個小技巧——把裝有食物的管子貼在飛機前擋風玻璃上,玻璃外面是 622華氏度(328 攝氏度)的高溫,馬赫數 3.2,裏面溫度大約為 300 至 350華氏度(149-177攝氏度)。將食物管的兩面分別貼在玻璃上大約一分鐘半,再通過擠壓實現熱傳導,這樣加熱後的食物可比冷的時候好吃得多。這就是我在飛行中的臨時烤箱。」
波斯貝格在陽光動力 2 號上不太可能嘗試這種做法,因為飛行速度太慢了……
from BBC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