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國人在海外購買房地產。
英國媒體對中國人在海外買房、美國在面對中國問題上需要汲取教訓等進行了報道。
《金融時報》報道說,15年前擁有房產率幾乎為零的中國,如今卻是80%的家庭擁有自己的房產。不過中國住宅小區的名稱似乎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比如在北京郊區名為棕櫚海灘中央別墅的小區1000平米的別墅價格為800萬美元,外面看到的並不是風景優美的棕櫚海灘,而是一片垃圾場。
另外,中國的房地產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只有70年的產權,這就促使很多中國人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地購買房產,當地空氣好、教育水平高而且房地產的政策也不錯。
在過去的一年多的時間內,中國人成為包括倫敦、紐約、悉尼在內的西方大都市裏最大的房地產外國投資群體。
該報還說,很多中國買家把眼光投向海外市場,除了為了保值獲利之外,還有其它原因,其中包括最近中國國內房地產價格下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展的反腐運動也促使很多中國的官員以及商界人士將資產轉移海外。
中國在去年最後一個季度有910億美元的資金流向海外。根據中國官方規定,每人每年只能兌換五萬美金的外匯,這就意味著很多流向海外的資金是非法的。
雖然有合法的途徑避開這個兌換限制,更多人使用的是地下錢莊或者通過一些出口公司或有資格向海外匯錢的國營企業或者政府機構來進行匯款。
from BBC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