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和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等出席公祭。(中新社)
一條長為56米的「中華龍」在氣球的引領下「飛入」中心舞台。(中新社)
時值清明傳統祭祖節日,乙未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昨日在陝西黃陵縣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等海內外逾萬炎黃子孫,共同祭拜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由於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也是「一帶一路」實施年,陝西省長婁勤儉當日恭讀的祭文特別提及「以史為鑑,慰祭國殤」、「經濟常態運行,一帶一路共贏」等時事新話題。本報兩岸組報道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其位於陝西省黃陵縣橋山之巔的陵寢世稱「中華第一陵」。祭祀黃帝歷史悠久,公元前110年漢武帝親率18萬大軍祭拜黃帝陵;唐宋以降,歷代均有祭祀、修葺黃帝陵的歷史記載,明清兩代更將之列為國家政治制度。孫中山於1912年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也派員前往橋山祭祀黃帝陵。當時祭文曰,「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針,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兩岸政要敬獻花籃 在象徵「九五之尊」含義的9時50分,公祭典禮正式開始。現場擊鼓34通,鳴鐘9響,代表海內外中華兒女崇敬先祖的共同心聲。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譚天星與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台灣新黨主席郁慕明等,在肅穆的樂曲聲先後向軒轅黃帝敬獻花籃。陝西省省長婁勤儉恭讀祭文曰,「我祖赫赫,開闢洪荒。功化神聖,世代仰望。培植綿綿民族之根,肇造煌煌文明之魂,德佑泱泱強盛之夢。」 由於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也是中國提倡的「一帶一路」實施之年,今年祭文特別加入相關的時事新話題。祭文曰,「回望甲午,務在改革。銳志復興,弘揚祖德。簡政放權,修法安國。整綱肅紀,峭若高城。除貪倡廉,天朗氣清。以史為鑑,慰祭國殤。講信修睦,惠及萬方。系統治理環境,惟願水淨山青,蕩蕩乎八川出流,風無塵、雨無泥。經濟常態運行,一帶一路共贏,浩浩乎九州綏安,民康阜、時和怡。」 「中華龍」飛入舞台 祭文讀畢,參與公祭的人員向軒轅黃帝像靜默,行三鞠躬禮。10時20分,一條長為56米的「中華龍」在氣球的引領下「飛入」中心舞台,盤旋數圈後隨鼓樂聲緩緩升空,祭祀典禮落下帷幕。人們分批有序瞻仰軒轅殿,步行到橋山之巔拜謁黃帝陵。據悉,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由國台辦、國僑辦與陝西省政府聯合承辦,以進一步加深兩岸同胞同根同祖同源的民族認同,當日約一萬多名海內外中華兒女到場緬懷軒轅黃帝。 海峽兩岸每年都會在清明節前後分別舉行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台灣官方周四已率先在台北市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舉辦「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台灣「總統」馬英九今年更第五度親自主祭,表達政府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也期許台灣成為中華文化領航者。
來源: 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