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R72是否應該被淘汰?
復興航空計劃以ATR72-600型客機來取代圖中的ATR-500型客機。
這次台灣復興航空失事的客機是ATR飛機公司生產的客機,有專家稱,這是一種已經被淘汰的客機,是否如此?
ATR72型客機是一種單走道、雙螺旋漿推進的所謂支線客機,生產該型客機的ATR飛機公司是空中巴士集團(空中客車集團)與意大利阿勒尼亞航空科技公司在1981年共同合資成立的公司。
這家以法國圖盧斯為基地的公司,取名為ATR就是指該公司以生產區間支線客機為主。
到目前為止,ATR飛機公司共生產了兩個型號的客機,分別是ATR42系列和ATR72系列。
佼佼者?
1984年年底,60人座的ATR42型客機首次進行了商業飛行,1989年該公司以前者為基礎,加長了機身之後,推出了74人座的ATR72系列。
按照新舊和功能,ATR72共有6個不同版本,分別是ATR72/200、210、500、600與ATR72-52C(貨機)以及ATR72MP(軍用機)。
這次墜毀的就是ATR72-600型客機,是該系列中的最新款,在2010年面世,ATR飛機公司宣稱,飛機出了使用最新式的材料之外也採用了最新的各種科技。
有些專家認為,這一型的飛機引擎推力不足,是有待淘汰的貨色,但是ATR72-600可能會很不同意這種說法。
該公司說,全球有90個國家的180家航空公司使用ATR客機、其中還包括美國的大陸航空,而該公司共接到了1500架的訂單,已經交機1200架,每天有超過5000個使用ATR客機的航班、每15秒鐘就有一架ATR客機起飛。
以台灣為例,除了復興航空有11架ATR72-600型客機之外,台灣的立榮航空旗下也有12架同型客機。
專家意見
一位不願透露身份和就職公司的地勤機械人員向BBC中文網表示,不是每個機場或者每條航線都適合使用噴射動力的民航機。
以台灣外島金門、也就是墜毀客機原定的目的地為例,跑道只有總共長度不到3公里,就比較適合使用螺旋槳推進的客機,而且台北到金門的距離相當短,只要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相對噴射推進客機而言,螺旋槳客機耗油就少得多。
這位擔心會引起爭議的機械師說,另外還要考慮航線的客數與飛機的載客量,以金門有所謂金夏一條龍的「小三通」而言,90座以下的客機是適合的。
至於有中國的專家宣稱這型客機是小引擎拖大車、動力不足,他則認為客機都是經過詳細設計的,如果真是如此,航空公司大概也早就把ATR飛機公司告上法庭了。
失事紀錄
雖然ATR公司宣稱該公司是生產90座以下客機的「技術領導者」,不過ATR客機之前也有相當的失事案例。
從1987年至今ATR客機墜毀事件,比較知名的就有13起,而其中4起就是復興航空的ATR飛機。
除了周三墜毀在台北的基隆河、去年在澎湖馬公機場降落時墜毀的兩架飛機之外,1995年1月該公司一架春節客機,空機從馬公返回台北途中墜毀,機上4名機組人員死亡;2002年該公司一架飛往澳門的ATR貨機,因為機翼結冰而墜毀在馬公附近海域。
近年來,復興航空雄心勃勃,有意擴張版圖,購入大型客機、拓展新航線,但是一年不到兩次的重大空難,勢必重挫該公司的雄心。
from BBC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