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本港工廈因租金低廉,早已成為文化藝術界進駐的據點。近年觀塘更成為音樂重鎮,估計有二百個樂隊在區內租用工廈練習。不過,「隱藏」於區內一幢工廈內的表演場地,日前接獲地政總署發信警告,指其違反工廈土地使用用途,勒令他們停止進行與工業無關的商業活動,事件引起音樂愛好者和文化界的關注,擔心失去表演場地,將扼殺區內難得孕育出來的音樂文化。
位於觀塘大業街高良工業大廈的「Hidden Agenda」,開業已三年,去年以月租一萬元租用現址四千呎的單位作樂隊表演場地,單位前身是製衣廠。除了邀請外國著名樂隊來港表演,亦是不少本港樂隊希望闖出名堂的搖滾勝地。
該場地平均每月有八至十場表演,表演檔期現已排至今年十二月。每逢有表演的晚上,冷清的觀塘工業區,便會有一批年輕樂迷出入工廈,當中不乏外國樂迷。正當凝聚到一班音樂愛好者和樂隊之際,場地的業主上月底收到地政署警告信,指單位違反土地使用用途,要求廿八日內停止所有商業活動。
「Hidden Agenda」負責人Kimi表示,觀塘區是音樂重鎮,有二百隊樂隊租工廈來練習,但樂隊表演場地只有兩個。「樂隊是需要表演,需要交流,聽別人的音樂,也給別人聽自己的音樂,不可以閉門造車。」她指,商廈租金昂貴,音樂人只好租用工廈,所以觀塘的音樂文化是自然形成,但現時卻遭政府扼殺,「政府不是不知道我們租工廈搞音樂,以往只是不理。現在工廠都搬回大陸,這些地方應該留給有需要的文化人來用。」
該場地營運雖有盈餘,但都用於購買、更換器材等。對於當局要求止運作,暫時仍只能透過律師與當局商討。事件引起音樂圈的關注,在網上發起支持運動。同樣租用觀塘工廈搞音樂的黃津?則批評,工廈使用用途過時,「條例是六十年代訂定,但香港現在都無工業。政府政策都跟不上文化發展方向,我們不是打家劫舍,搞吸毒非法集會,我們只是需要文化空間去搞音樂,政府應該回應我們的訴求,而不是要我們走法律罅。」
地政署向本報證實,「Hidden Agenda」所處地段只可用作「工業或倉庫」用途,但處方發現該單位用作音樂表演場地,違反了相關地契條款,故向業主發信要求糾正違約情況。地政署指,業主可就違規情況向城規會申請豁免,若申請獲批,地政署會向業主徵收豁免費。
對於工廈單位違規使用,國際專業保險協會會長羅少雄表示,現時政府沒有強制工廈業主為單位購買保險,但有部分工廈業主為單位購買了財物保險、第三者責任保險和大廈結構性保險,例如火險等。但他指出,保險公司不會就任何違犯規定的個案作賠償,「如果寫明是做倉庫就只可以做庫房,商住的只可以用來商住」,租客若將工廈單位用作藝術用途、表演音樂和話劇,違犯土地准許使用用途,一旦有意外發生,保險公司有權不作賠償,業主須承擔全部索償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