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公寓樓林立的“鬼城”、被遺棄的高速公路和被關閉的煉鋼廠遍佈中國全國各地——政府研究人員撰寫的一份報告稱,自2009年以來,政府刺激措施和亢奮建設活動已造成6.8萬億美元的投資浪費。
根據政府規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的徐策和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的王元進行的研究,2009年和2013年,“無效投資”均占到中國經濟總投資的近一半。
今年中國很可能錄得自1990年以來最慢的年度增長,這份報告突顯出,中國領導層越來越擔憂投資浪費造成項目爛尾和不良貸款充斥金融體系,產生各種經濟和社會後果。
浪費的投資大部分被直接投入鋼鐵和汽車生產等產業,這些產業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得到了最多的政府支持。
徐策和王元表示,超寬松的貨幣政策、政府投資計劃極少或根本沒有監督,以及扭曲的官員激勵結構,在很大程度上釀成了這些浪費。
“投資效率(近年來)明顯下降,”他們在報告中表示。“這一特徵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尤為明顯,並且出現了不少過度投資和浪費的現象。”
近年,北京方面試圖轉變中國嚴重依賴投資和信貸的增長模式,轉向在更大程度上依靠消費和服務業。
但今年以來隨著經濟增長下滑,北京方面已再度依靠寬松信貸和政府規劃的基礎設施投資來支撐經濟,保障就業穩步增長。
近年有很大一部分投資流向房地產項目,但住宅銷售和價格今年雙雙下跌,導致各方擔憂樓市即將崩盤。房地產行業的配套產業,如鋼鐵、玻璃和水泥,多數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受到樓市低迷的沉重打擊。
資本錯配和糟糕的投資決策,還不是中國經濟中巨大浪費的唯一解釋。中國和海外經濟學家獨立進行的估算顯示,中國在金融危機後投放的刺激資金,有相當大一部分被本應負責通過投資提振增長的共產黨官員據為己有。
過去兩年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一場全面的反腐敗鬥爭,迄今已扳倒數千名官員。
咨詢機構Emerging Advisors Group創始人喬納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估計,過去五年裡中國有大約1萬億美元不知去向,原因在於監督不力和投資繁榮帶來的巨大機會。“那相當於每年損失差不多5%的GDP,”他說。
“想想看,2009年的某天,每一個地方政府早上醒來發現,中央取消了經濟中每一種形式的信貸限制,”他表示。“在沒有人監督錢箱的情況下,要抗拒種種誘惑(挪用資金、將資金悄悄轉移到相關官員的賬戶,或者通過暴利合同支付給其他有關系的供應商和朋友)是很難的。”
from BBC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