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角嘴  港灣豪庭 #mhvlive

 找回密碼
 注册
今天是
查看: 4694|回復: 2

喝过送到家门口的瓶装奶吗?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9-29 16:53: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送奶工曾经是走遍英国大街小巷的熟悉形象。



七零年代英国家庭每天喝的牛奶,基本上都由送奶工送上门。随着这个行业的消失,很多英国人又开始怀念喝送到门口的瓶装奶的日子。

让时光穿越到1975年的一天早晨,比如说七点半。

这时几乎每户英国居民家门口都会放着至少两瓶箔纸盖好的奶瓶。当然,早起的鸟儿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它们通常会落在瓶顶上。

不过人们要是在门口放上两个塑料矮杯子的话,送奶工会把它们盖在奶瓶上,起保护作用。

当时,有94%的英国家庭喝的奶都是玻璃瓶装的。到了2012年,这个比例骤降到4%。

消费史学家奥佩(Robert Opie)说:“我还能想得起牛奶被送到时,瓶子相互碰撞发出的那种好听的丁铃当啷的响声。然后,就是满大街都能听见的、电动车跑起来的声音。”

还有人对送奶年代的印象,来自奶瓶盖上的彩色编码。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现在人们又开始怀念曾经熟悉的送奶工和送到家门口的瓶装奶。


《奶瓶新闻》杂志主编卢克(Paul Luke)说:“小鸟总想啄破瓶盖,好吃到牛奶表面浮着的那层奶油。”

当年九岁的小卢克还在八十年代给送奶工帮忙。他说:“当年的牛奶不像现在的有标准化的处理工艺,就算是半脱脂的牛奶,倒出来的时候,也有一大块奶油。”

倒完奶后,把奶瓶再放到门口,估计是人们最早对回收的认识。但送奶的营生在七零年代就已经收到挑战。五十年代发明了冰箱后,冰箱入户让牛奶可以保存的时间更长,这就意味着送奶工的工作量就会减少。

到了九十年代,英国奶业取消管制,而且超市成为卖牛奶的主力。从超市买的牛奶不仅便宜,用的还是塑料包装。
自此,英国家庭买牛奶的方式发生彻底的改变。

消费史学家奥佩说:“当我从用玻璃奶瓶改用塑料包装时,我突然有一种受伤的瞬间,好像从盒子里倒牛奶本来就是错的,没有玻璃瓶的那种凉凉的新鲜感。”

但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奥佩也很习惯地改变自己买牛奶的习惯。他说:“其实怀旧到处都是。有些东西从生活中消失后,你突然会怀念它,并且对自己说,唉,真是个遗憾。”

最终,方便和低成本成了赢家,现在只有小型乳品公司还继续用玻璃瓶装奶。

《英国送奶工》一书的作者菲尔普斯(Tom Phelps)说,在七零年代,几乎99%的牛奶都是送货上门的。去年,英国乳制品行业统计显示,只有少于5%的液体奶是送到家门口的。

菲尔普斯估计,英国送奶工人数现在还有近五千人。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现在逐渐消失的送奶工群体通常在半夜完成送奶。


当然,从玻璃瓶到现在塑料瓶,成本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用塑料瓶装奶不仅便宜,而且还比玻璃奶瓶轻15倍

这样一来,运送起来也更加便捷。乳品企业会说,这样也会和当年用玻璃奶瓶一样环保。

和留在英国人记忆中的玻璃奶瓶相伴的,还有当年朗朗上口的广告语。同时,送奶工这个群体也逐渐消失。

不过,当文艺作品描写送奶工时,经常把送奶工写成和寡妇偷情的形象。虽然这显得对送奶工的普遍名声不公,但他们自己也通常以此作为谈资。

菲尔普斯回忆说,很多送奶工都在三、四十岁上下,他们很多人都成了送奶户的朋友。

卢克说:“送奶工送完奶后,会挨家挨户收钱。经常会被请到家里喝杯茶。”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送奶工的形象也曾经常出现在文艺作品里。


送奶工和各家各户彼此熟悉,让人与人关系变得密切。人们会很自然地将钱放在瓶子里,或手头紧时写上一句“这周交不了,谢谢”。

送奶工还经常收到生日贺卡,有些送奶工刚有小孩时,还会收到住户的礼物。

现在,送奶工的身影愈发少见了。

卢克说:“现在要是到学校里问孩子们牛奶从哪儿来的话,他们一定会说从超市来。”

“我给孩子们展示玻璃奶瓶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from BBC News
發表於 2014-9-30 23:22:16 | 顯示全部樓層
答案會反映我的年齡
 樓主| 發表於 2014-10-3 11:12:59 | 顯示全部樓層
Singasing 发表于 2014-9-30 23:22
答案會反映我的年齡

咁,我咪老餅,哈哈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港灣豪庭論壇 admin@mhvlive.com

GMT+8, 2025-8-30 17:10 , Processed in 0.028729 second(s), 16 queries .

Metro Harbor Village Forum #mhvlive X3.4

MHVLIVE © 2008-2024, Tai Kok Tsui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