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被指涉嫌抄襲論文的學者是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的研究員於艷茹。
中國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發表聲明說,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生於艷如發表的論文構成嚴重抄襲,5年內拒絕於艷如投稿。
《國際新聞界》8月17日在一份罕見的網絡聲明中,披露「於艷如學術不端的事實」。
之後北大歷史系做出回應稱:於艷茹是該系的博士生,現已畢業離校,但將立即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博士答辯論文重新進行核查,如果確認博士答辯論文抄襲,將根據學校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抄襲美國學者」
於艷茹目前擔任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的研究員。她被指在一篇2013年發表的《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的論文中,大量抄襲美國學者尼娜·基爾巴特(Nina Gelbart)的早期學術論文。
於艷茹在北京大學歷史系攻讀博士學位,師從中國歷史學家高毅。這篇備受爭議的論文,是在於念博士期間發表的,刊在《國際新聞界》2013年的第7期。
於艷茹近期發表的最新一篇學術論文,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報》上,名為《書籍的社會文化史探源—禁書貿易與法國啟蒙運動》。
「嚴重抄襲」
《國際新聞界》在這份聲明中透露,編輯部是在讀者舉報後才發現於艷茹論文剽竊的事實。「本刊仔細對比以上兩篇論文後,發現於艷茹在其論文中大段翻譯Gelbart的論文,直接採用Gelbart引用的文獻作為注釋」
於艷茹的行為「已經構成了嚴重抄襲,」並表示將對於艷茹進行懲罰,包括對於的行為發出公告,並通報其單位,聯繫相關文獻收錄機構,刪除該文章的電子版,並在5年內拒絕於艷茹的投稿。
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均未做出回應,BBC中文網記者致電上述單位,但均無人應答。
「冷僻題目」
在中國,學術抄襲並不鮮見,但像這樣由學術期刊主動揭發的並不常見。有網友質疑,作為中國新聞傳播領域的頂級學術期刊,為何《國際新聞界》雜誌編委未能在審稿時便發現這樣隨意的複製粘貼?
對此,該雜誌的主編助理,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劉海龍在微博上回應道,「作者的題目屬於本領域很冷僻的題目,國內研究本不多。未發現也屬正常現象。雜誌只能做到有錯必糾。」
新華網報道說:北大歷史系有關負責人周六(8月2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於艷茹是該系的博士生,現已畢業離校。對於於艷茹攻讀博士期間所發表論文涉嫌抄襲問題,該系高度重視,將立即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博士答辯論文重新進行核查,如果確認博士答辯論文抄襲,將根據學校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from BBC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