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无锡百草园书店”快速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或收藏精彩内容
【胡说八道】
原指“胡人”到内地讲解佛经。
“胡”是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胡说”就是胡人说讲。“八道”指佛经的八圣道。不信佛的人认为胡人讲解佛经是说荒诞之言。胡人讲解八圣道,简称作“胡说八道”,故后世以“胡说”、“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词语表示“不可信”。如今则泛指一切没有根据的说法。
【无事不登三宝殿】
佛教有三大“宝”:释迦牟尼为“佛宝”,经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合称“三宝”。后来人们用“三宝”泛称佛教,如南陈徐陵的《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绍隆三宝,弘济四生。”而“三宝殿”则是指佛殿。寺门中的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意在佛殿里闲逛、闲聊。所以俗语中有“无事不登三宝殿之说。
【四大皆空】
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色法)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动性的“风”,谓之“四大”。四大可分为内、外两大类:同心识和合而形成众生肉体的为“内四大”;不同心识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为“外四大”。通常从前者的意义引申,称人身为“四大”,如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六十岁来一梦轻,飘然四大御风轻。”后来又把看破红尘,身无牵挂的超脱态度称为“四大皆空”,如《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胞胎浑沌,四大皆空,没甚姓名。”
【口头禅】
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提倡直截了当的“顿悟”,甚至说:“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碧岩录》第一则)。禅宗还认为“开口即错,用心即乖”,“等你开口,堪作何用!”(同上,评唱)。
禅宗的末流,喜欢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性”的宗旨。后来,把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也称为“口头禅”。
【天花乱坠】
传说佛说法时,诸天感动,撒下香花作为“供养”和皈教。如《心地观经. 序分》云:“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遍虚空。”
又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时感动上天,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后多形容讲经说法,有声有色,极其动听。亦指言谈虚妄,不切实际,或用甜言密语骗人。
【头头是道】
原本是禅语,指开悟以后的境界:心境融合,内外打成一片,乃至吃饭穿衣、挑水打柴、一举一动、开口闭口,无一事不与“妙道”冥合。所谓“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
【皆大欢喜】
原来是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如《维摩诘经· 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又如《法华经·普贤菩萨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云。”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后泛指大家都很高兴。
【醍醐灌顶】
“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视为“世间第一上味”,而且认为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佛教常用“醍醐”比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大涅槃”、“佛性”等。
至于“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阇黎(规范师)时,“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见《大日经疏》卷十五)
后来,诗文中多以“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如唐代白居易《嗟落发》诗:“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又如《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