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5月,一位叫山姆森(Charles Samson)的英國飛行員,成功地從航行中的英國皇家海軍Hibernia號軍艦上搭起的飛行甲板上起飛,航空母艦從構想走向現實。 六年後,1918年9月,戰鬥機成功的從英國皇家海軍的Argus號上起飛並降落。HMS Argus成為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
百年之後,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正式服役,中國終於跨入了航母俱樂部。雖然遼寧號是從前蘇聯收養的遺腹子「瓦良格號」改裝的,尚不具備實戰能力,但跨出這一步的意義,從中國兩位最高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一同出席入列儀式就不言自明瞭。
沒有佔全球一半的航母,美國還能稱老大嗎?「世界警察」的角色還幹得了嗎?
奧運會後最大的國家工程
也是一百年後,航母故鄉的港灣裏,卻沒有了航母的身影。
隨著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的退役,英國至少在今後四年裏,沒有供戰鬥機起降的航母。英國航母俱樂部的會員資格暫時掛了起來。
英國下一代航母還在襁褓之中。在朴茨茅斯,一萬名工人正在六個船塢上夜以繼日的打造兩艘新的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the Queen Elizabeth and the Prince of Wales),預計2016和2018年交付英國皇家海軍。
兩艘新航母排水量65,000噸,是上一代航母的三倍,排在美國尼米茲級航母之後,是世界上第二大航母。
造價不菲。整個工程預算70億英鎊,被稱為是繼奧運會之後,英國最大的國家工程。
與奧運會工程不同的是,建航母被許多人冠以「最浪費錢的無用工程」。
反對者說,不僅是在經濟大蕭條時沒錢,就是有錢,現代戰爭也不需要航母了。利比亞戰爭就是一個好例子,幾艘導彈驅逐艦就把卡扎菲搞定了。
英國下一代航母,是英國保持海洋大國的「形像大使」。
實力與身份的代言人
航母真的過時了嗎?仁者見仁。「擁護派」同樣振振有詞。
不抬杠的只有一點:貴!所以,全球擁有航母的10個國家中,有六個國家只「玩得起」一艘。
全球現役21艘航母中,美國佔了一半,有11艘。而且,其中10艘是排水量九萬噸的尼米茲級的。每艘航母的甲板有四個足球場大,艦載80架戰機,五千船員。一艘航母,就是一個浮動的機場、堡壘、小城市。
英國國王學院海軍史專家拉姆勃特教授(Prof Andrew Lambert)說,美國並不需要這麼多的航母。
這麼貴的東西,不需要這麼多,為什麼保持這麼多?拉姆勃特教授說,這最好的說明了擁有航母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顯示實力(projecting power)。
沒有陸地跨越的扯皮,沒有領空權的糾纏,航母起航,走遍天下。沒有佔全球一半的航母,美國還能稱老大嗎?「世界警察」的角色還幹得了嗎?
實戰價值仍不可取代
反對者說,在核動力潛艇、精確定位導彈和無人駕駛飛機的時代,航母已經落伍了。
但擁護者則認為,現代戰爭中,航母的作用仍不可取代。
伊朗揚言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威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伊朗一旦真的封鎖了霍爾木茲海峽,就卡住了全球能源供應的脖子。
伊朗海軍有1000多艘小快艇。這些小快艇雖然不堪一擊,但成群的圍著驅逐艦死纏爛打,也夠受的。如果是航母,就可以遠離戰鬥海域,艦載戰機可以把這些小快艇當活靶子一掃而光。
霍爾木茲海峽一旦有事,最後還是美國人的事。但拉姆勃特教授說,航母對英國仍是必不可少。
很簡單。英國自產的糧食大約可以養活6千萬人口中的2500萬。95%的進口來自海上運輸。不能確保海路暢通,就等於坐以待斃。
拉姆勃特教授說,對於一個有著令人驕傲的海洋史的國家,還有一個形像的問題。海軍力量是「什麼是英國的最根本的體現」。
又回到實力和地位上了。中國乃至其它國家發展航母的努力,何嘗不是如此呢。
BBC英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