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角嘴  港灣豪庭 #mhvlive

 找回密碼
 注册

欢迎您, 今天是 *君子自重,本網站嚴禁賣廣告, 發放, 或宣傳色情色情行業*

查看: 3240|回復: 1

中國疫情政策大轉向:糟糕的時間點,缺席的路線圖和流...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12-23 12:29: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近日,中國在新冠疫情措施方面的重大轉向讓民眾措手不及,隨著時間推移,藥品不足、醫院人滿為患、甚至血庫告急等問題紛紛爆出。

公共政策專家對BBC中文表示,此次中國選擇開放的時間點非常糟糕,而且一直以來, 政府缺少清晰且明確的開放路線圖,凖備明顯不足。

倉促的轉向
11月,中國各地包括上海和北京爆發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反對嚴苛而又花樣翻新的新冠封控措施,有抗議者甚至喊出讓習近平下台的口號。

自12月開始,中國官方突然不再提堅持了許久新冠「清零」政策, 「清零」這個名詞也從官方會議和文件中瞬間消失,各地政府轉而大幅放鬆新冠限制措施。

11月11日,中國政府發佈了防疫「二十條」,放鬆了管控措施。12月7日,發佈防疫「十條」,進一步放鬆管控,包括縮小核酸檢測範圍,不再對跨地區人員要求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等。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對BBC中文表示,這次開放的時間點非常糟糕,本來就是流感高峰期,加上又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可能形成「三疫大流行」(tripledemic)。

今年1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就曾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表示,今年冬季,全球都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和流感疫情疊加流行的風險。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政治學教授陳澄指出,這次政府在出現抗議活動後突然放開管控,而且是在藥品到位和第四針開打之前,令不少人錯愕。

「原本支持放開的人已經對政府不滿,如今不少原本支持『清零』的人也對這次轉向感到不知所措。這種情況肯定會傷害社會對政府的信任,」陳澄對BBC中文表示。

陳澄認為,「二十條」出台就是政府凖備轉向放棄清零的清楚信號,抗議活動其實給政府創造了一個轉向的機會。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要放棄一個堅持已久,而且是被當作一個重大政績的政策並不容易,也難以給社會上仍然擁護『清零』的人有所交代,」陳澄說 她說不管有意還是無意,政策轉向過於倉促導致了目前的混亂,那些不願意放棄「清零」的人除了對政府不滿,也有新的指責目標。
近日,有聲音批評參與「白紙」抗議的人, 認為他們要為目前中國防疫的被動局面負責。

吳木鑾也認為,中國政府在疫苗普及和藥品儲備等方面凖備不足。

「我不覺得他們有任何凖備。國際上的經驗已經很清楚,最重要的凖備工作就是給老年人打疫苗。另外如果藥品儲存足夠的話,大家怎麼會去搶呢?」

缺席的路線圖與社會契約
在放鬆管控前,許多國家會先提出一個路線圖,安排一個步驟接一個步驟要怎麼做。吳木鑾指出,政府會與民眾形成一個社會契約(social contract),但在中國完全沒有這個過程。

「大家都不喜歡疫情帶來的各種限制措施,許多政府就會說,你要我移除限制,那這個社會契約我們要重新做,基本做法就是打疫苗,從年紀比較大的人開始,然後慢慢放寬限制。」

吳木鑾以新加坡為例指,去年6月,新加坡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貿工部長顏金勇、財政部長黃循財和衛生部長王乙康在媒體聯名發文,提出關於疫苗接種、病毒檢測和治療的一系列計劃和方案,與民眾商榷,逐步邁向新常態。這是新加坡的「路線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中國放開防控措施後出現搶藥潮

與新加坡對比,吳木鑾指出,中國政府很多解釋工作沒有做好,也沒有做好凖備,中國早就應該引進保護率更高的復必泰疫苗。

「2021年(中國)損失了很多機會。當時很多國家、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推行疫苗策略,多輪施打疫苗;特別是mRNA新冠疫苗起到很大作用。中國公司復星代理的『復必泰』疫苗就是此類疫苗,而中國浪費了這個機會,」吳木鑾說。

「很多國家在做新的社會契約的過程中,老百姓會更加信任政府。本來中國民眾對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是相對高的,但中國的裂痕反而加深了。」

信任缺失
上個月的大規模抗議行動折射出民眾對政府的不滿,目前的這種缺醫少藥的混亂狀況似乎還在加深這種不信任感。

中國國家衛健委近日報告每日新增感染僅3000餘宗,與社交媒體上報告的大批人感染的現狀完全不符。在死亡人數方面,國家衛健委在放開管控後僅報告寥寥數例死亡,均在北京。這些數字受到了廣泛的質疑。

另外一方面,網絡上許多聲音質疑中國對「新冠死亡」的定義較為狹窄。

周二(12月20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上稱,國家衛健委最近明確對死亡病例進行相關判斷,由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呼吸衰竭導致的死亡歸類為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死亡,而以其他疾病,基礎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導致的死亡就不歸類為新冠導致的死亡。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他還稱,為了更好地規範新冠疫情導致死亡的統計,目前也在做一些培訓,要採取會診和死亡討論的方式,來最後判定這個病人到底是死於新冠還是死於其他的基礎病。

對於未來的措施,陳澄認為,如果政府要重新建立社會信心,一些補救措施刻不容緩。除了推廣第四針,調配抗原、藥品這些已經開始做的事情以外,政府在信息發佈上應該更加主動。

她指出,現在正處於中國政府換屆的「青黃不接」時期,不少問題在明年春季之前恐怕得不到解決。

「李強政府一上來,就要面對疫情和經濟的巨大挑戰。如果應對不當,不僅會令人質疑二十大的人事安排,更會進一步削弱社會對政府的信心。」
 樓主| 發表於 2022-12-23 12:34:16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新冠疫情:火葬場外的長隊和難以追蹤的數字

多家媒體報道,在中國政府決定解除嚴厲的新冠「清零」防疫政策後,該國多地的火葬場正疲於應付目前的狀況。

駐北京的美聯社記者姜大翼(Dake Kang)探訪了首都的東郊殯儀館及火葬場,這裏被列為新冠死者指定火葬場地。

「人們把棺材推出來,念著死者的名字,同時有一二十人站在外面等候。」身在北京的姜大翼向BBC表示。

他採訪了殯儀館附近一帶的商店店員,他們都表示注意到這些天進出的人增多了。

「他們當中有一個人具體說到,他們估計這裏一天有大約50到100人被火化,平常本來一天通常就是幾十人,」姜大翼說。

音頻加註文字,在中國政府於12月7日提出「新十條」放鬆新冠疫情管控限制後,病毒迅速傳播、各地感染人數爆增。

殯儀館比平常忙碌的地方,不僅僅是有2200萬人口的北京。

法新社報道,從中國東北到西南,火葬場工作人員都說他們疲於應付一直在增加的死者。

在北京東北約700公里的瀋陽,一名殯儀館員工表示,有些死者遺體積壓長達五天未有火花。

他說,火葬場是「徹底擠滿了」。

「我沒見哪一年是這樣的。」

不過,姜大翼表示,現在不可能判斷新冠死亡人數上升了多少。

中國當局在周二(12月20日)僅報告有五宗新冠死亡病例,周一隻有兩宗,是數星期以來首次報告新冠死亡。

12月初,中國在公眾抗議事件之後將其全世界最嚴厲的新冠防疫限制部分解除,而同時人們擔心新冠疫情可能會嚴重影響這個目前免疫率相當低的國家,因為它從疫情全球大流行開始就基本上是對外封閉。

中國各地火葬場現狀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在東郊殯儀館,運載遺體的汽車排成隊。

姜大翼探訪北京東郊殯儀館兩天後的周日,路透社報道,運載遺體的靈車和轎車在車道上排起長隊。

火化在持續進行,多根煙囪在冒著煙,東郊殯儀館外能看到停著約30輛車。

有視頻顯示家屬在北京同一個火葬場外等候親人的骨灰。

彭博新聞社(Bloomberg)和天空新聞台(Sky News)報道,一些火葬場外有警察駐守。

「近日收集的遺體數量是之前的很多倍,」重慶一個火葬場的員工向法新社表示。

這名不願具名的員工稱,火葬場的冷藏櫃已不足夠應付遺體數量。

「我們不確定(是不是跟新冠有關),你得去問領導。」

但是,領導們並沒有說太多。

新冠感染病例急劇上升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接到大量訂單的北京快遞員在藥店門外等待。

「我跟一些家屬談過,他們說親人是在家屬新冠陽性之後去世的。這很奇怪,因為當時官方的死亡數字是沒有新冠死亡報告病例。這可能是因為中國統計新冠死亡數字的方式而變得奇怪,」姜大翼說。

自2019年末武漢最先爆發新冠疫情進行成為全球大流行以來,中國報告了5242宗新冠死亡病例——以全球標凖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低的數字。

但是在周二,中國當局透露,只有在新冠感染者死於肺炎和呼吸功能衰歇的情況下才會被定義為新冠死亡。

「感染者如果是心臟病發或者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的,就不會被列入這一類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醫師王貴強說。

中國的新冠死亡數字統計之惑
中國在周二(12月20日)公布其新冠死亡病例的統計標凖,只將患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致死的病人列作新冠死者,這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指引並不相符。

根據中國的標凖,周二和周一的新冠死亡數字分別是五宗和兩宗,此前兩星期的新冠死亡病例數為零。

世衛組織稱,各國用不同方式計算確診和死亡人數,導致不同國家之間的新冠疫情影響難以比較。因此很多國家用「超額死亡」來進行統計——這指的是比疫情前通常情況下的死亡人數超出的數字。

這種計算方法會將並非直接死於感染新冠的人列入新冠死亡統計,這些人死於併發症以及因醫療擠兌而未能及時就醫。

而中國嚴格將新冠致死的標凖定為須有證據顯示病人因病毒而造成肺損傷——這須通過掃描判斷。

官方中新社報道,感染新冠後因基礎疾病死亡的,不計入新冠死亡病例。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開始以來,中國統計的新冠死亡人數為5200多人,相當於每100萬人當中有3人死亡,相比之下美國則是每100萬人有3000人死亡,英國則有2400人。

核酸檢測規模的減少亦導致人們擔心,官方統計的感染數字已大幅低於實際數字。

在同一場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當局表示,當前的疫情爆發可能會出現新冠病毒新變種,不過官方媒體的報道中,稱新變種的傳染性和死亡率都比較低。

「出現既有高傳染性又有高致病性的毒株可能性比較小。」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說。

強制核酸檢測停止之後,中國新冠病例上升的幅度變得很難追蹤。上周中國當局承認,現在已經不可能統計有多少人染病。

姜大翼說:「殯儀館裏有一個人說,在死亡證上他們看到的致死原因是肺炎,不是新冠。」

研究預測2023年可能出現100萬人死亡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2022年12月20日,北京一個火葬場外手持死者遺照的親屬。

根據美國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的一項最新估算,新冠防疫措施的忽然解除可能的結果是在2023年感染數字爆炸式上升,並導致超過100萬人死亡。

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是美國華盛頓大學一個獨立的全球衛生研究中心。

該研究發現,至2023年4月1日將會有32.2萬死亡,而到同一個日子,感染數字將會達到高峰;而該研究估算,易感人群的傳播率將會在4月之後維持。

「中國的清零政策或許對於抵擋早期的病毒株是有效的,但是奧密克戎變種的高傳播性令清零不可能持續,」IHME主任克里斯托弗·默裏(Christopher Murray)說。

該研究估算的依據來自各省級的數據和香港最近一次奧密克戎變種爆發的相關信息。

默裏說:「中國在武漢最初的爆發之後就幾乎很少報告有死亡,因此我們是從香港那裏得到一些關於感染致死率的概念。」

但是,中國的醫院至少從目前來說並沒有對感染數字急劇上升感到意外。姜大翼探訪過北京的其中一家。

「那裏沒有明顯過分擁擠的跡象,不過當然,北京並不代表全中國,」他說,「它很可能是有著全國最好的醫療資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港灣豪庭論壇 admin@mhvlive.com

GMT+8, 2024-12-22 09:06 , Processed in 0.015448 second(s), 17 queries .

Metro Harbor Village Forum #mhvlive X3.4

MHVLIVE © 2008-2024, Tai Kok Tsui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