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角嘴  港灣豪庭 #mhvlive

 找回密碼
 注册
今天是
查看: 2917|回復: 6

派糖縮水 一文睇清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2-27 21:21: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財爺陳茂波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繼續提出退稅、免差餉、綜援雙糧等利民紓困措施,但基於對來年經濟展望及政府財政狀況,派糖金額較上一份預算案明顯縮水。


【退稅】

●在2018/19年度,寬減75%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寬免上限由30,000元減至20,000元,惠及190萬名納稅人。
●在2018/19年度,寬減75%利得稅,寬免上限同樣由30,000元減至20,000元,惠及14.5萬名納稅人。

【寬免差餉】

●寬免2019/20年度四季差餉,每戶每季寬免上限為1,500元,較上年度「縮水」1,000元,涉329萬個物業。


【綜援雙糧】

●綜援由出「三糧」變「雙糧」。領取綜援、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申領人獲發額外一個月金額。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鼓勵就業交通津貼申領人有類似「雙糧」安排。
●長者醫療券一次過加碼1,000元。
●長者醫療券累積金額上限由5,000元增至8,000元,增使用彈性。


【學生派糖】
●向有需要學生發放單次2,500元津貼;較上年度增加500元。
●繼續為2020年度中學文憑試學校考生代繳考試費。


【樓市】
●樓市需求管理措施不減辣
●2019/20年度賣地計劃有15幅住宅用地,料可供興建8,800多個單位;連同鐵路物業發展、市建局、私人發展和重建項目,預計全年的潛在土地供應可供興建約1.55萬個單位。


【金融科技】
●政府正籌備利用「轉數快」便利市民交稅、差餉及水費;另運輸署、入境事務處及康文署將研究在櫃檯試行「轉數快」付款。


【電子道路收費】
●運輸署正就中環及鄰近地區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進行可行性研究,預計今年上半年諮詢持份者;政府考慮利用此計劃的淨收入,額外提供相若恆常資源,改善公共交通服務。


【增社福設施】
●撥款200億元購置60個物業,供設立超過130項社福設施,包括日間幼兒中心、長者鄰舍中心、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等,預計約86,000人受惠。


【支援企業】
●寬免2019/20年度的商業登記費,惠及140萬名業務經營者。
●科技券計劃恆常化,每間企業資助上限20萬元倍增至40萬元。
●為專項基金注資10億元,每間企業資助上限由200萬元增至300萬元。


【推動研發】
●斥資100億元建立兩個創新平台,包括專注醫療科技的「Health@InnoHK」及專注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的「AIR@InnoHK」。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樓主| 發表於 2019-2-27 21:28:56 | 顯示全部樓層
【預算案】盈餘跌至587億元 財政儲備仍逾11,600億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11時在立法會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他早前上載一張手持今份粉綠色封面預算案的相片,透露會以「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利民生」為主題,制定政策。坊間關注在公營醫療服務嚴重超出負苛的情況下,政府會投放多少資源解決?


【13:00】陳茂波最後總結時「動之以情」,稱記得有一天早上,他在紅磡一家茶餐廳結賬時,收銀的女士稱有一名智障孩子,令他深深體會支援服務不足,希望政府提供更多殘疾人士院舍;另有一名基層兒童到他的官邸參加活動時,該兒童的媽媽對他說,去年政府向有需要學生發放2,000元開學津貼,讓她的孩子能報讀課外興趣班,希望今年可繼續發放。至近月,他指曾多次和公營醫療人員交流,了解到他們面對的困難。不過,他強調現實中資源不是無限,總要有所取捨,投入的資源再多,也不能馬上解決所有問題,尤其那些日積月累的社會痛點,但他相信只要一步步切實處理、投入資源,問題始終可以緩解,「香港人勤奮靈活,飽歷風浪而遇強愈強。來年經濟環境陰晴不定,但只要保持信心,懷抱希望,團結努力,我們一定可以擺脫陰霾,迎來晴天!」


【12:57】中期預測方面,陳茂波估算政府2020/21至2023/24年度期間的收支和財政情況,在這期間政府基建開支會超過平均每年1,000億元,經常開支增長則介乎每年5至8.8%不等,大致高於同期平均每年5%的名義經濟增長。收入方面,2020/21年度起則以過往十年地價收入佔本地生產總值的平均水平(即本地生產總值3.9%)計算,計及將824億元的房屋儲備金分4年回撥到財政儲備,在各種假設下,他估計經營賬目在這5個年度中,除2019/20年度外,每年都會錄得盈餘,非經營賬目則會在2021/22及2022/23年度出現輕微赤字,但充裕的財政儲備讓政府有能力滿足可見的開支需要,「我對未來五年的財政預測,維持審慎樂觀」,在2024年3月底,預計財政儲備會有12,246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33.7%,或19個月的政府開支。總括而言,政府未來5年的收支大體上會錄得盈餘。


【12:55】政府在2019/20年度會適度增加各部門的人手,公務員編制會增至191,816個職位,較上年度增加3,481個,增幅約1.8%,回復過往百分之1至2的增長水平。


【12:53】陳茂波指,2019/20年度的總收入預計為6,261億元,入息及利得稅預計為2,359億元,地價收入預算為1,430億元,較上年度修訂預算上升23.3%,而印花稅收入預算為760億元,較上年度修訂預算下跌5%。至於經營開支預計,約為5,015億元,按年增加15.4%,即669億元,主要涉及去年關愛共享計劃的112億元開支。經常開支佔經營開支超過8成,為4,410億元,按年增加9%,即36億元。在2019/20年度的經常開支預算中,教育、社會福利和醫療衞生共佔約6成,即超過2,500億元。陳指最近5年,這三個範疇的經常開支累積增幅達45%。


【12:50】陳茂波指,政府會撥款200億元,購置60個物業,以供設立超過130項社福設施,包括日間幼兒中心、長者鄰舍中心、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等,預計約8.6萬人受惠。安老及康復設施內設置科技產品,有助提升服務。當局亦會透過獎券基金撥款約2億元,推行為期4年的先導計劃,為社署資助機構營辦的約1,350個服務單位提供無線上網服務,鼓勵他們利用科技產品,提升安老及康復服務。社署亦會為其營辦的180個社福設施提供無線上網服務,預計每日約10萬人次受惠。


【12:43】政府會增撥10億元,讓部門增設可再生能源設施,並撥款1.2億元,擴大政府停車場提供的電動車公共充電網絡,預計到2022年會增加超過1,000個公共充電器,令總數增至1,700個,我們亦會尋找合適的路旁停車位,安裝電動車充電器作試驗,以及研究合適地點,以試驗性質設立電動車快速充電站。


【12:42】政府會向香港運動員基金注資2.5億元,增加獎學金支援運動員體學雙軌發展,並增加全職運動員退役時可獲得的現金獎勵。


【12:40】政府會向康文署增撥合共1.76億元,在未來五年舉辦大型世界級表演藝術節目,以及在香港不同地方轉播部份大型表演。當局亦會增加約5,400萬元資助,惠及不同規模藝團、香港藝術發展局和香港藝術節協會,以改善員工待遇、鼓勵藝術創作等。會撥款2,000萬元予香港電影資料館增聘技術人員及添置器材,將急須保存的電影孤本和電影菲林數碼化,讓下一代有機會認識和欣賞珍貴的香港電影文化遺產。


【12:37】陳茂波指,今年4月會成立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讓業界參與和協助政府引入資訊科技,改善公共服務,推動公私營合作,並為本港初創企業和中小企創造商機。當局亦籌備三項智慧城市基礎建設項目,包括為所有本港居民提供數碼個人身份、安裝多功能智慧燈柱,以及提升政府雲端服務和設立大數據分析平台,政府已為上述項目投放超過9億元,在未來2年陸續完成。另外,政府會分批指配及拍賣不同頻帶的頻譜,為發展5G網絡和服務作準備。


【12:34】位於葵青區的全港首個地區康健中心,預計在今年第三季投入服務,當局已預留超過1.5億元作為該中心的營運費用及人手開支,同時會撥款約12億元成立香港基因組中心及推展香港基因組計劃。


【12:28】政府會額外提供逾7億元予醫管局,增加多項津貼、退休後重聘計劃等;醫管局現平均每年投放約10億元,更新或添置醫療設備,政府將額外投放50億元加快改善醫療設備及有關培訓,「考慮到公營醫療的重要性,我會預留100億元作為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若醫管局面對突發情況而需額外開支,也可應不時之需」。政府將增撥4億元經常資助,供醫管局擴闊藥物名冊,以納入更多藥物,令醫管局2019/20年度用於藥物的總開支會因而增至60億元。上述措施實施後,2019/20年度的資助總額會倍增至15億元,惠及更多有需要的病人。


【12:23】政府會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10億元會利用新增注資,擴大第六屆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的規模,得獎隊伍名額會倍增至6隊,每隊資助額亦會提升約50%,亦會把電影製作融資計劃的製作預算上限提高至6,000萬元,並把每部電影的資助額上限提高至900萬元,支持本地中型預算電影製作。


【12:17】政府會繼續聯同旅發局和業界落實《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並額外撥款約3.53億元,讓旅發局加強對外推廣香港作為首選旅遊目的地,並會加強昂坪自然中心為遊客提供郊遊資訊的功能,改善附近行山徑的設施,並委聘顧問研究改善香港濕地公園內的設施,為旅遊從業員提供培訓資助,提高行業服務質素,又會委聘顧問研究在本港推動智慧旅遊的策略和項目,透過應用科技提升旅客訪港體驗。


【12:13】政府將寬免2019/20年度的商業登記費,讓140萬名業務經營者受惠,政府收入會減少29億元;科技券計劃將會恆常化,每間企業的資助上限由20萬元加倍至40萬元;繼去年為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注資15億元,今年再向專項基金注資10億元。


【12:11】政府會為合資格領取長者醫療券的長者一筆過提供額外1,000元金額,開支約10.24億元。醫療券的累積上限亦會由5,000元增至8,000元,增加使用彈性。食衞局正檢討長者醫療券計劃,以期更切合長者所需。食衞局會在檢討完成後另行公佈結果。


【12:10】政府向有需要的學生一次過發放2,500元津貼,支援學習需要,開支約8.9億元,並會再代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學校考生代繳考試費,開支約1.6億元。


【12:08】陳茂波指,會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人士出「雙糧」,包括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額外開支約38.4億元,比去年的「三糧」縮水。在職家庭津貼及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亦作出相若安排,額外開支約1.49億元。


【12:07】政府會寬免2019/20年度四季的差餉,以每戶每季1,500元為上限,估計惠及329萬個物業,政府收入會減少150億元。


【12:01】陳茂波指,會退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75%,上限為2萬元,全港191萬名納稅人受惠,政府收入會減少170億元,亦會退利得稅75%,上限同樣為2萬元,全港14.5萬名納稅人受惠,政府收入會減少19億元。


【11:56】陳茂波表示,會將房屋儲存金824億元回撥至財政儲備,為免一次過回撥產生太大影響,在2019/20年度起分4年回撥到財政儲備,同時會邀請多名專家研究如何運用未來基金。新一個財政年度的經營開支會進一步上升15.4%,體現政府善用資源、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決心。


【11:52】陳茂波指,政府會好好把握大灣區的機會,全力參與和推動發展,提升大灣區的全球競爭力。政府會支持業界開拓市場、建立平台推動企業對接、鼓勵香港專業服務界別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等方面的努力漸見成果。


【11:48】政府會用160億元資助大學翻新/增建,並動用5億元,在未來三個學年推動「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向每所資助中學提供100萬元,讓他們自行購置所需的資訊科技設備和專業服務,以及舉辦更多相關的課外活動,例如人工智能、區塊鏈、雲端運算、大數據等,務求在中學階段已為年輕人建立良好的資訊科技基礎。由2019/20年度起,會把每所大學的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資助上限,由現時每年400萬元提高至800萬元,進一步培育大學初創企業。陳茂波指,計劃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二十億元推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生產商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線。


【11:40】政府會預留55億元用作發展數碼港第五期,擴建項目預計可提供約6.6萬平方米樓面面積,以及包括辦公室、共用工作間、會議場地及數據服務平台等設施,會着手進行法定城市規劃程序,以期項目可以在2021年動工,預計最快於2024年竣工。大學初創方面的資助,將由400萬元增至800萬元。陳茂波表示,本屆政府集中發展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四大範疇。當局亦確保投放足夠資源,至今的承擔額已超過1,000億元。至於研究員計劃,當局已資助超過3,700名本地畢業生加入創科行列,去年推出的博士專才庫,亦已資助超過350名博士後專才在研發崗位工作。為吸引更多本地畢業生投身創科行業,由即日起提高研究員的每月津貼額,持有學士學位的研究員每月津貼由1.6萬元提高至1.8萬元,而持有碩士學位者則由1.9萬元提高至2.1萬元,資助期上限由2年延長至3年。


【11:36】陳茂波指政府正籌備利用「轉數快」便利市民繳交稅款、差餉及水費。運輸署、入境事務處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亦會研究在繳費櫃枱試行接受「轉數快」付款。金管局會在短期內發出虛擬銀行牌照,而金融學院預計將於2019年年中成立,將匯聚學術界、金融服務業界、專業培訓機構及監管機構之所長,並以培育金融服務業領袖人才和推動跨界別的應用研究為兩大目標。政府亦會鼓勵境外的金融人才,透過不同的人才入境計劃來港發展。


【11:33】陳茂波稱,一直積極推動與內地的互聯互通,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以及基金互認安排,都是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里程碑,政府會繼續推動擴大互通額度和內容,並把債券通擴展到包括「南向通」。


【11:30】去年政府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達2,865億元,並在香港發行綠色債券的總額約110億美元,相等於2017年的三倍多,陳茂波指,政府正積極籌備發行首批政府綠色債券,並會推動業界在企業管治和營運中更有效地採納綠色元素。


【11:22】陳茂波認為,國家現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的時期,即使國家目前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經濟發展亦有挑戰,大家應著眼於長期大勢,認清國家發展正處於戰略機遇時期,長遠發展前景良好,特別留意國家正銳意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及一帶一路。他認為香港應該銳意發展多元經濟,鞏固現有優勢產業之餘,亦要尋找新的增長動力,積極發展新興產業,擴闊經濟基礎,並為年輕人提供更廣泛和優質的就業機會,讓他們各展所長。


【11:11】陳茂波展望2019年,環球經濟不明朗因素多,下行壓力亦大,由去年初的同步蓬勃增長驟變至現時的同步放緩,市場情緒轉趨審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去年10月和上月兩度下調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由原來的3.9%降至現時的3.5%,反映經濟放緩的風險不容忽視。他預計2019年度會有2至3%實質經濟增長,整體通脹率與基本通脹率均為2.5%。地價收入為1,159億元,較原來預算少51億元,主要是年內有兩幅推出市場的土地流標所致;印花稅收入為800億元,較原來預算少200億元,主要由於物業和股票市場年內出現調整,總成交量較預期少。


【11:05】陳茂波指預計2018/19年度盈餘587億元,財政儲備11,616億元,政府開支修訂預算為5,377億元,較原來預算低5.6%。他形容2018年環球經濟持續擴張,增長動力在上半年較強,但下半年在貿易磨擦持續發酵和其他不利因素影響下減弱。亞洲區的生產及貿易活動,去年大部份時間有可觀增長,但後期表現明顯轉差。受外圍情況影響,香港的整體貨物出口全年實質上升3.5%,然而增長在去年第四季大幅放緩,按年輕微下跌0.2%。服務輸出增長在下半年亦有所減慢,但全年合計仍有4.9%增幅。2018/19年度政府收入的修訂預算為千九百六十四億元


【11:00】陳茂波一開場即表示,香港近月經濟受到影響,增長顯著放緩,企業對前景的信心轉弱,「但即使烏雲密佈,背後仍是耀眼陽光;那怕山重水複,也無礙我們對香港前景的信心」。他指今次預算案大方向仍是「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利民生」,約動用1,500億元去推行措施。公務員編制在本財政年度增加6,700個職位,增幅百分之3.7%,高於過去十年大致維持1至2%之間的平均增幅,主要原因之一是為應付多個跨境新口岸啟用而增加人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在立法會宣讀最新一份預算案。易仰民攝
陳茂波指,政府會好好把握大灣區的機會,全力參與和推動發展,提升大灣區的全球競爭力。李家皓攝
陳茂波表示,會將房屋儲存金824億元回撥至財政儲備。李家皓攝
 樓主| 發表於 2019-2-27 21:39:23 | 顯示全部樓層
824億房屋儲備金回撥財政儲備 未來數年赤字變盈餘

特首林鄭月娥上場時揚言要有理財新哲學,陳茂波於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佈,由於社會上有意見認為,已滾存至多達824億元的房屋儲備金獨立於財政儲備,未能全面反映政府財政狀況,決定把房屋儲備金回撥到財政儲備。不過,從預算案對未來數年的盈餘估算,若果當局不把房屋儲備金回撥,則有數年政府可能出現赤字預算。


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2014年底,利用270億元的財政儲備投資收益成立房屋儲備金,作為支持公營房屋發展等需要。當時曾俊華被批評「玩財技」,藉着減少該年度的財政盈餘來減少派糖。到2015年,曾俊華重施故技,再向房屋儲備金注資450億元,為盈餘「減磅」。


陳茂波於新一份《預算案》宣佈,「理解社會上有意見認為,房屋儲備金獨立於財政儲備之外,未能全面反映政府財政狀況」,所以決定把房屋儲備金分4年回撥到財政儲備,同時會在財政儲備預留相同金額,作為發展公營房屋之用。被問到回撥是否代表儲備金無作為,陳在記招僅稱,此舉旨在讓財政儲備「包埋佢」,提振經濟。他指房委會目前有約百億盈餘,至2023年仍有數百億盈餘「暫時用唔到」,故分4年回撥,形容做法恰當。財庫局局長劉怡翔補充,收回金額料可提振本地生產總值1.7至2.0%。


惟今次港府做法,無疑是推翻曾俊華昔日的安排。政府消息人士解釋,回撥只是「會計上安排」,「令政府盤數更加清晰、一目了然」。至於為何在林鄭上場後第2份《預算案》才落實?政府消息人士指,有關問題不逼切,而且考慮數年後,覺得今年是時候落實。


港府將會分4年回撥款房屋儲備金的824億元,預計每年回撥約200億元。而從港府對未來4年的盈餘估算,除2020/2021年度外,2019/2020、2021/2022及2022/2023這3個財政年度的盈餘,在扣除每年回撥的約200億元後,盈餘就會變成赤字,或也令人質疑有關回撥是「谷數」之舉。

 樓主| 發表於 2019-2-27 21:45:59 | 顯示全部樓層
退稅差餉少萬四蚊 打工仔嬲到上鼻

最新一份預算案宣佈,政府會寬減2018/19課稅年度75%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比率與去年一樣;但扣稅上限由3萬元減至2萬元,大削三分之一。應評稅入息(未計免稅額)40萬或以下人士,仍可享盡75%寬減比率,但因加高及拉闊了稅階,平均減稅介乎550元至6,460元,較去年稍低。應評稅入息40萬元或以上人士,計及免稅額後或已有機會用盡2萬元扣稅額,變相「畀多啲稅」。


新一份預算案中產難以受惠,甚至隨時要交多一倍薪俸稅,若加上持有物業,在差餉寬免金額大減下,或要多付數千元差餉,支出大增。假設一名單身中產人士月入4萬元,每年應繳薪俸稅近4萬元,按2017/18年度寬減75%薪俸稅和個人入息稅、上限為3萬元的措施,該年度他只需繳交約1萬元。不過,若以2018/19年度上限改為2萬元計算,便需交稅近2萬元,大約要交多1倍金額。


政府預計有190.8萬打工仔受惠,較去年187.6萬人稍增,但主要是勞動人口增加所致。受惠於拉闊稅階,入息40萬或以下人士將增加,即較多人享有75%寬減稅率。政府在過去2年大力調整稅制,消息人士表示,薪俸稅每級稅階由4萬逐步升至5萬,稅率亦變成五級制,認為中產人士稅務負擔已減少,故今年沒有改動薪俸稅,如再調整稅階或稅基,需要考慮包括經濟環境、政府財政狀況等一籃子因素,政府會繼續檢視,難以確定短期會否再「郁」稅制。所有個人免稅額及其他免稅額度不變,但要留意2019/20課稅年度開始,新增每名受保人8,000元的自願醫保保費扣稅額,及6萬元的年金保費及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扣稅額。


預算案子女免稅額、供養父母免稅額亦維持不變,但2019/20年度起,自願醫保每名受保人新增8,000元免稅額,政府預料少收8億元;立法會正審議年金保費及強積金自願供款,若在2019/20年度實施,有關人士可新增6萬元免稅額,但政府未評估會少收多少稅項。另外,早前稅務學會建議推出租金扣稅,但預案算無採用建議。政府消息人士解釋,主要中產和高收入受惠租金扣稅,但在房屋供應偏緊情況下,業主因應扣稅上調租金,最終中產無法受惠,扯高租金更連累低下階層,現時並非合適時機。


差餉方面,預算案公佈下個財政年度寬減全港業主四季差餉,每戶每季上限由2,500元,減至1,500元。政府估計差餉寬減後,庫房因而少收約150億元。雖然政府寬減差餉,但差餉物業估價署根據去年10月1日當天的物業租值,為全港約329萬個工商住物業重估差餉,並以租值的5%作為4月起新一年度的新差餉額。最新估值結果顯示,全港公私營住宅物業差餉平均升幅達5.4%,每季平均差餉約1,650元。


私人住宅方面,實用面積752平方呎及以下的細單位差餉升幅最勁,達6.3%。未扣除寬減措施,業主每季差餉加至1,698元;若有差餉寬免,每季平均需繳付約375元。至於面積介乎753至1,075方呎的私人中型單位差餉升4.7%;1,076平方呎及以上的大單位升幅最少,只有約2.8%,寬免差餉後,中型單位每季需付2,046元,大單位則要付5,883元差餉。


差估署資料又顯示,10大藍籌屋苑下個財政年度,差餉全部均錄得升幅,當中以鴨脷洲海怡半島的差餉租值升幅最勁,達8%;其次為美孚新邨、天水圍嘉湖山莊及將軍澳新都城,升幅達7%。差餉物業估價署助理署長葉百強稱,最新估值反映市道轉勢,在住宅方面,租金去年上半年雖一直上升,但至第四季租金開始輕微下跌,「數據反映實況,升幅明顯放緩,無之前幾年升得咁勁」。


而細單位的差餉比中、大型單位加得多,他說,主要與負擔能力、市場需求等有關,「要睇需求、負擔能力,細單位租金對比中、大單位,要畀嘅金額平啲,即可以負擔到租金嘅人多啲,變咗多人爭啲,令到升幅高啲。」


10大屋苑中雖以鴨脷洲海怡半島升幅最勁,但比去年有13%的升幅明顯放緩。葉百強指,海怡半島的鐵路效應優勢減弱,「通車初期覺得(交通)方便咗。加咗幾年後,增長未必可以維持喺高位」。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港島大型屋苑較少,加上鐵路效應持續,令海怡半島租金近年持續上升,「南港島綫通車之後,海怡去中環、金鐘嘅車程係短過太古城。」翻查資料,該屋苑今年1月實用面積平均租金每平方呎約39元。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樓主| 發表於 2019-2-27 21:51:22 | 顯示全部樓層
擲百億應對公院醫護逃亡 新同盟:不控制單程證於事無補

學生單小姐指,增加醫療撥款,有機會能增加人手,減輕醫護壓力,「都唔可以顧慮咁多,因為人手短缺嘅時候,叫做多個人幫吓手」。至於政府擬用200億買60個商場或商廈單位作老人中心或幼稚園之用,她指當中若涉及官商勾結「有都唔出奇」,「(政府)點樣講都唔會有人信,知道咗真相又做唔到乜嘢改變呢個事實」。



對於流感爆發導致公營醫療系統面對龐大壓力,前線醫護人員怨聲載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一如外界預料,在預算案中宣佈增加額外撥款逾7億元撥款給醫管局,以改善前線醫護人員的薪酬及待遇,以挽留人材。預算案又會額外預留50億元,改善現有醫療設備及引進新儀器,並會斥資15億元擴闊藥物名冊及透過關愛基金為病人家屬提供經濟支援。


今個冬季流感高峯期醫護人員壓力爆煲,財政預算案中指會醫管局提供額外7.21億元經常性資助,用於上調醫生當值津貼,醫護人員特別酬金計劃及病房支援人員薪酬。消息人士指,現時醫生當值津貼分為每月2750元、4750元及5750元,視乎當值頻密程度,新措施建議加幅約55%,涉及約5000名醫生及約1.4億元。其他措施包括繼續推行特別退休後重聘計劃涉及1.3億元,直至去年底有63人、調整病房支援人員薪酬涉及約2億元、增加特別酬金計劃津貼額約2成、增加資深護師職位約220個、護士考獲專科資格可加一個增薪點,及增加專職醫療人員如藥劑師晉升職位數十個。


撥款還包括增加500張新病床,手術室節數及內窺鏡檢查,及增加4.4萬個普通科門診診症名額及7,000個專科門診診症名額。53億中包括以4.19億元優化病人藥物,擴闊藥物名冊,令醫管局19/20年度藥物總開支增至60億元。此外,醫管局每年平均投放約10億元買醫療儀器, 政府會於庫房預留50億元,供醫管局增添醫療設備如引進尖端醫療儀器醫療癌症。


此外,港府又會預留100億元作為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讓醫管局應付不時之需。政府消息人士表示,該100億元是留待未來經濟周期下行時,醫管局向政府申請撥款而政府未能滿足其需求時,醫管局就可從該100億申請撥款開設新服務;又如年中醫管局有突發情況需要額外財政支援,而政府未有新錢給予醫管局,該局同樣可申請從該100億中拿取撥款。該筆撥款現時放在政府庫戶內,消息人士指,以現時醫管局一年600多億經常性撥款計算,100億約夠2個月的經常性開支。


對於近期醫護人員鬧爆政府及醫管局,預留100億元只是用來「救火」,消息人士反駁並撥款非用於救火,而是給予醫管局作不時之需,但近年醫管局財政充俗,相信毋須動用該100億,撥款可預留作為醫管局開支的安全網。對於早前曾有醫護人員狠批政府寧用過千億元於「明日大嶼願景」填海,都不撥百分之一給公營醫療,今次撥款100億是否想「塞住醫護及市民把口」,政府消息人士只重申撥款與政府其他項目無關。


被問到政府花100億,設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就連政府消息人士也承認未必用得着時,陳茂波坦言,設該基金是其主張,源於去年初的冬季流感高峯期,他與醫護交流時,聽到有醫生以至大學教授表示,過往有醫生曾因外圍環境等因素,被減薪甚至「冇工做」。他承認,政府已按人口老化因素,每3年增加醫管局的經常開支,財政應沒大問題,但仍希望設資金池,用100億買公院醫生及大學醫學院教授「一個安心」。被問到為何政府另設50億元基金,予公立醫院增加設備,陳茂波則相信,醫生「服務到市民而又用到呢一啲尖端嘅醫療科技,都係一個工作嘅滿足感嚟嘅」。


衞生署方面,19/20年度經常性撥款85億元,較前一年度增加約30%。政府額外撥款1.9億提升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將今年於小學推行的到校接種流感疫苗計劃,擴展至所有小學;又將先導計劃擴展至幼稚園及幼兒中心。


此外,政府將撥出1.55億元於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當中1億元用於葵青康健中心的經常性營運開支,預期今年第三季投入服務,其餘用於資訊科技及人手。政府消息人士指,政府已就其他區的康健中心覓得用地,包括油尖旺前旺角街市,深水埗石硤尾公屋第6期重建,灣仔加路連山路前機電署及大埔安邦路前游泳池。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與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曾撰文要求政府設立100億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陳沛然表示,03年至06年政府削減衞生經常性開支共約59億元,15/16年度起兩個年度推出0-1-1節約方案,醫管局被削5億元;若經濟下行,該基金能支持醫管局運作10多年而服務不受影響。財政預算案綱目顯示,直至明年3月底醫管局有29435張病床,未能回恢復至03年的29539張病床;下年度預算醫生淨增長約191人,目前最需要是解決醫管局管理及規劃問題。


袁國勇表示,今年財政盈餘大減,歡迎政府仍設立基金,醫管局必須改革應付基層市民所需。


前線醫生聯盟副主席蕭旭亮表示,100億基金方向正確,醫生期望醫管局有大改革,令內部資源運用得更好。加津貼是「好過無」,對提升士氣有限,不能解決人手問題,現時工作壓之大令很多醫生感到「不如俾番錢你唔駛call」。


衞生服務界議員李國麟指,醫管局應盡快增購儀器,但該局過往作風官僚,擔心資源用不得其所。


醫學專科學院表示,希望預算案增加醫療的撥款,能紓緩醫護人手緊張情況,但認為政府始終未有針對醫生專科培訓投放資源,感到遺憾。該會表示,近九成醫科畢業生會接受專科培訓,強化培訓有助增加醫生工作上的滿足感,從而減低醫生流失率。


新民黨葉劉淑儀認為,政府今次是想用錢解決醫療問題,「醫療問題唔係純綷錢可以解決,醫療一味靠加人工、出多啲糧,忽略醫管局管理、士氣低落問題,令我對(預算案的)醫療措施比較失望」。工黨張超雄指,預算案撥款4億擴充藥物名冊並不足夠,指以往患重症的市民每年自費購買藥物約花共7.7億元,故有關撥款應增至每年10億元。新同盟范國威亦質疑,即使政府為醫管局增撥款7億元,只要香港一日不能主導人口政策,控制每日150個單程證來港的人口,香港醫療系統爆煲的情況將不會改善,「現時不壓抑需求,係於事無補」。

 樓主| 發表於 2019-2-27 22:00:41 | 顯示全部樓層
無意撤辣!5年平均供應1.88萬伙 「明日大嶼」分階段推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表示政府現階段無意撤銷任何需求管理措施,市民置業前必須小心衡量風險,量力而為。


未來3至4年的一手私人住宅單位供應量可維持在較高水平,包括9,000個貨尾單位、6.4萬個興建中未售出的單位,以及2萬個在已批出土地上可隨時動工興建的單位。初步估計未來5年(即2019至2023年)的每年平均落成量約為1.88萬個,較過去5年平均數增加約兩成。未來5年公營房屋預計建屋量約為10.04萬個單位,包括約7.42萬個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及綠表置居計劃單位,以及約2.63萬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


2019/20年度賣地計劃共有15幅住宅用地,當中7幅為新增用地,預計合共可供興建逾8,800個單位。加上鐵路物業發展、市建局、私人發展和重建項目,預計全年的潛在土地供應可供興建約1.55萬單位。


陳茂波表示,政府在2019/20年度的賣地計劃,將包括七幅商業用地,預計可提供約81.46萬平方米樓面面積,當中包括可提供最多約2,900個酒店房間的樓面面積。七幅商業用地包括高鐵西九龍站上蓋,該用地可提供約29.4萬平方米樓面面積,為近年政府推售的最大型商業用地。未來幾年,政府將陸續推售包括位於啟德發展區、中環新海濱、加路連山道及金鐘廊等多幅商業用地。


政府會在今年全力推展多個新發展區項目,包括分別為古洞北/粉嶺北和洪水橋新發展區首批基建工程申請撥款,陸續正式展開收地及清拆,讓項目盡快動工。同時,元朗南發展的法定規劃程序亦會在今年啓動。上述三個發展項目,連同正在填海的東涌新市鎮擴展區,會由2023年起分階段提供約21萬個房屋單位。


「明日大嶼」會分階段推展相關項目,除提供充足土地供應外,亦會建設策略性的道路及鐵路網絡,連接屯門沿海地區、北大嶼山、中部水域人工島和港島北。


就首階段在交椅洲附近興建面積約1,000公頃人工島及相關主要交通運輸網絡,政府會盡快展開研究。至於近岸填海的研究,涵蓋龍鼓灘、欣澳及小蠔灣,政府計劃在今年內申請撥款。政府亦會就屯門沿海地帶進行規劃研究,包括考慮龍鼓灘及內河碼頭的土地用途和相關交通配套。

 樓主| 發表於 2019-2-27 22:03:19 | 顯示全部樓層
香港人不如大灣區?財爺投放國策梳爽 派糖反手緊

北京剛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香港特區在國家主席習近平一錘定音下,「被規劃」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及航空樞紐,以及要大力發展創科及法律調解服務。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自然圍繞主旋律起舞,在派糖措施也大縮水之際,政府卻大灑金錢推動大灣區的融合發展,《蘋果》綜合預算案就上述範疇的金額投放,總計逾450億元,高於涉及約400億元的利民紓困措施,香港人不如大灣區,民主派批評特區政府妄顧港人福祉,毛孟靜直斥預算案「國策為先,大灣區排第一」,不滿政府以預算案向中央交心又上繳奉獻,香港人只獲小恩小惠。


陳茂波在記者會上被問到,政府動用大筆公帑推動大灣區發展,是否慷納稅人之慨、向中央「表忠」 時未有正面回應,只稱大灣區發展空間相當大,重申香港在大灣區發展定位的幾個行業都有優勢,「既然係我哋優勢,就要好好發揮,繼續領先同做好佢」,故有需要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至於預算案花上近兩成篇幅,談及大灣區規劃指明香港要發展的創科範疇時,陳茂波刻意淡化,承認創科與大灣區相關之時,同時指香港推動創科發展是「大勢所趨」。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今次預算案的側重點,明顯是想顯示香港積極配合大灣區規劃《綱要》,「否則林鄭點向中央交代?」但他坦言在計劃式經濟《綱要》之下,對公帑是否運用得宜存疑。


預算案不少篇幅提及大灣區發展及規劃,以示緊跟國策,也實際地「放水」支持。幾大範圍中,以創科投放的資源最多,放水逾440億元(見表),部份與教育相關,包括向大學資助教育委員會轄下研究資助局研究基金注資200億元,提供研究經費,以及預留160億元供大學增建或翻新校舍設備,特別注明要用於科研設備,全面走向產學結合。


成為航運及航空樞紐也是香港「被規劃」下的角色,預算案亦有特別觸及,表明會研究以稅務等措施,吸引船舶融資公司進駐,同時亦寬免海事保險業務一半利得稅,即由16.5%減至8.25%,但政府暫未能估計會少收多少稅收。


金融基建方面亦有不少措施推出,如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研究建立有限合伙制度和提供稅務安排,吸引私募基金在港成立及營運,但大多未涉具體金額;而屬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專長的仲裁調解服務,也是香港在大灣區內的定位,預算案特別撥款1.5億元,支持非政府機關開發解決國際爭議的網上平台。


撇除暫未能作實質計算的政策投放,《蘋果》統計涉及的具體金額投放,大灣區概念涉資金逾450億元,較預算案提出的一次性紓困措施涉及的400億元更多。


政府同時預留1.11億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據知當局3月中會向立法會提交開設大灣區辦公室的撥款文件,首階段涉2,800萬,涉及19個職位,包括位屬首長級第六級的大灣區專員,爭取7月立法會休會前通,過冀從速融入大灣區。


預算案涉及的大灣區投資(部份)

注資教資會轄下研究資助局研究基金:200億
預留款項翻新大學增建或翻新科研設備等:160億
發展數碼港第5期:55億
推徐再工業化資助計劃:20億
支持大學、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中心轉化科研成果:8億
擴大科技園的科技企業投資基金:2億
發展地理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及推出全港三維數碼地圖:3億
為財務匯報局提供種子基金:4億
支持非政府組織開發國際爭議解決網上平台:1.5億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蘋果》製圖、原圖李家皓攝
政府擬在大灣區設辦公室,Year1學生Kelly表示「最好唔好啦」,反問「佢赤字未呀?」,指若有盈餘不如直接派錢。她又指,政府擬以200億收購商場單位建老人中心和幼稚園,「擺到明」有利益輸送,又指多年來在不同報道中得知政府或涉及官商勾結,直言「佢點做都係衰㗎啦。」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港灣豪庭論壇 admin@mhvlive.com

GMT+8, 2024-12-27 07:24 , Processed in 0.024776 second(s), 17 queries .

Metro Harbor Village Forum #mhvlive X3.4

MHVLIVE © 2008-2024, Tai Kok Tsui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