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一連11日在波蘭召開,周五(7日)大會批准青海可可西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後,福建廈門鼓浪嶼亦於周六(8日)申遺成功,中國的世界遺產數目增至52個,與意大利雙雙成為全球擁有世界遺產數目最多的兩個國家。
鼓浪嶼是福建廈門西南面對開的一座小島,面積1.77平方公里,以700米寬的海峽與廈門市區相隔。島上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2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而得名。自1840年代起,廈門成為清朝對外交流主要口岸之一,大批西方外交官、商旅、教士等到鼓浪嶼定居工作,島上漸漸滿佈西方的建築和習俗,並與中國傳統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並存。島上四季如春,有「海上花園」、「萬國建築博覽」等稱譽。
中國在今屆大會就青海可可西里與鼓浪嶼,分別提交了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申請。鼓浪嶼申遺要素包括51組代表性歷史建築及宅園、4組歷史道路、7處代表性自然景觀與2處代表性文化遺迹,與島上現存的900多幢歷史風貌建築,共同構成鼓浪嶼獨特的城市歷史景觀。
此前擁有51處世界遺產的意大利,今年申報了2處遺產,卻僅有1處獲得世界遺產委員會推薦。中國與意大利因此最新各擁52處世界遺產。
觀察者網/《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