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熊孩子」(類似「港孩」)在飛機上頻繁上演鬧劇,在機艙內大便、怒罵空姐等新聞引發輿論熱議。有內地空姐近日發表潮文,以切身經歷批評中國熊孩子的種種失禮行為及家長逃避責任的態度,並指出熊孩子現象的原因在於中國教育方式存在弊端。
深圳航空一航班有旅客帶小孩在後艙大便。
這位空姐寫道,自己曾遇到機艙內一個4歲左右的小童一直踢前面座椅靠背,還不時嗷嗷叫,而家長只象徵性說了幾句就不再理會。前座男士回頭瞪了小孩一眼,小孩被嚇哭,家長馬上說:「你和孩子計較甚麼,等你有了孩子……」
以切身經歷解析 為何中國熊孩子那麼多
空姐稱,入行多年,聽過太多的「等你有了孩子」。她認為,這屬於強盜邏輯。作父母的應給子女做道德示範,如果對他人造成不便,不能以孩子需要被同情、被理解開脫。
為甚麼中國熊孩子那麼多呢?文章認為,中國式的家長教育問題很大,是熊孩子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
有「熊孩子」不佩戴安全帶,躺在機艙地上。
文章指,「小孩子不受控制,所以沒有辦法」不是合理理由。因小童亦有廉恥,只不過有些中國家長通過行為暗示他們只是孩子,不需要懂廉恥。作者以自身經歷為例,稱自己幼時曾將垃圾扔到鄰居陽台上,父親得知後,帶她去鄰居家登門道歉,並着她自己打掃乾淨。當時鄰居說:「不用這樣,她還是小孩呢。」父親回答稱:「就因為是小孩,所以才要她學做人。」
家長待小童如寵物:順意則獎 不順意則罰
文章還對比中美家長教育小童方式,進一步闡釋中國家長的問題所在。文章稱,中國家長很少像美國家長一樣,將小孩子當成獨立的「人」看待。中國家長對待小孩子和對待寵物的態度差不多,順意則獎勵,不順意則懲罰,很少解釋該做甚麼、不該做甚麼。小孩子學習這種態度,開心了怎樣都行,不開心就尖叫打人,變成了熊孩子。
日前,廈門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因故延誤,一名10歲女孩情緒激動地辱罵機組人員,且罵得很難聽。無獨有偶,一架南京到廣州的航班上,一名家長帶着孩子在後艙內大便,而當時兩個洗手間都沒人使用,引來批評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