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說張靈甫(中)是戰敗拒絕被俘自戕而死,共產黨說,是解放軍擊斃了張靈甫。
近日,因為國民黨「抗日名將」、國共戰爭中在孟良崮陣亡的張靈甫遺骨遷葬問題,再次讓「戰犯還是英烈」的爭議浮現台面。
這事件的起因不過就是張靈甫的後人,希望將其遺骨遷葬之陝西的家鄉。
據稱遺骨埋葬之處的農戶,開口索取20萬人民幣的所謂鑒定費。
這條消息在中國的微博瘋傳猛轉,認為張靈甫抗戰期間多次參與重大戰役,「痛擊日寇、戰功彪炳」。
有其他用意?
這種「崇拜民國」的所謂「國粉」顯然讓中國軍方感到擔心。
中國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少將提筆抨擊稱讚張靈甫的「國粉」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他除了指強調如果要讚揚張靈甫在抗日戰爭中的戰功,就不可不說張靈甫在兩次國共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
徐焰的「吹捧張靈甫、難道也要歌頌汪精衛是反清革命英雄?」、「張靈甫殺妻」、「張靈甫喪失道德底線」等等言論,引發了一波議論。
雖然有不少網民支持他的言論,但是徐焰也受到了相當多網民的批評,指責他污名化、試圖歪曲歷史真相等等。
不記得對日抗戰的台灣?
如果中國網民或者民間對張靈甫的這股是「熱」的話,國民黨和台灣方面表現出來的可能就是「冷到不行」。
徐焰在他的文中,也提到過近年來,台灣本土意識高漲、國民黨式微,導致對日抗戰的歷史越來越被人淡忘。
對日抗戰的老兵凋零,在台灣也是一樣,能夠講述這段歷史的老人,兩岸都一樣的為數不多。
以張靈甫來講,當年為紀念張靈甫的靈甫號軍艦因為國共內戰到了香港被英國收回,也沒有到台灣,後來反而是因為曾經在4個國家的海軍服役(英、中華民國、埃及、以色列)而知名。
現在台灣境內,可能也只有在台北大直的國軍忠烈祠裏面還保有張靈甫的牌位,連張靈甫的後人都已經移居上海。
前幾年,張靈甫的遺孀,因為張靈甫生死前將所有勛章銷毀,希望能夠補發,台灣國防部回應需要付款方能補發,造成輿論大嘩,一些台灣民眾才知道有張靈甫這號人物。
萬世流芳與遺臭萬年
兩岸在對日抗戰方面,張靈甫的歷史定位應該爭議不大,爭議大的部分是國共內戰。
在台灣,他是進了忠烈祠每年春秋兩季由總統率領「文武百官」獻花致祭的英烈。
在中國,張靈甫是國共內戰中被「擊斃」的「蔣匪軍頭」。
但是在這波爭議中,似乎被忽略的恰恰就是事件的起源--張靈甫的兒子張道宇希望將其遺骨遷回陝西家鄉埋葬。
死後能夠回鄉安葬是華人的傳統,張靈甫的後人可能也沒料到這樣一個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希望,卻因為農家索要鑒定費登上媒體,掀起了這麼大的風波吧?
from BBC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