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時代周刊》網頁上有關張淼被拘押的報道版面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德國《時代周刊》Die Zeit透露,一名為其工作的中國雇員已經被當局拘禁了超過三個月。這一跡象顯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政治領域的打壓已經擴展到了包括外國媒體。
德國《時代周刊》發表了一篇6,500字的報道,描述該中國雇員張淼繼續遭關押的情況。張淼曾是《時代周刊》駐北京記者安吉拉(Angela Kockritz)的助理。
《金融時報》的文章評論說,張淼的遭遇凸現了為外國媒體工作的中國公民所處的無助和危險境況。
中國當局禁止中國公民為外國媒體當新聞記者,他們只能當所謂記者助理,而外國媒體必須通過中國政府機構雇用這些人。
這些為外國媒體工作的中國記者經常受到中國當局的懷疑和威嚇。被當局叫去問話和受到騷擾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不過被拘押超過三個月,即使按中國的標凖來看也是極不尋常的。
張淼被中國當局拘留的消息最初在去年10月2號報道。她一天前剛剛從香港報道那裏的抗議活動回到北京。她在香港時曾在手機微信上上傳過香港抗議的照片。
美國「自由之家」本周發表的有關中國報告的結論說,在習近平的統治下,「打壓的目標擴大了,以前曾經容忍的一些活動,私人聚會和經濟領域精英分子以及那些有官方關係的人都成了打擊目標」。
「香港抗議 名表遭殃」
英國《衛報》報道,奢侈表品牌卡地亞說,香港和澳門需求的減弱導致該品牌手表去年最後一個季度銷售增長停滯。
中國地區佔擁有卡地亞和積家名表的瑞士奢侈品集團歷峰集團(Richemont)銷售額的四分之一。
該集團稱香港大規模民主抗議活動擾亂了零售業,對其奢侈品牌產品的銷售造成衝擊。
其他奢侈品名牌產品本周也發出了類似的聲音。
本周早些時候,英國奢侈品牌巴寶莉說,2014年第四季度香港銷售下跌將影響公司全年的利潤。
分析人士說,對奢侈品牌來說,亞太地區的總體表現比預測的要糟。「香港形勢帶來的打擊好大」。
from BBC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