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類智能終端的用戶總量數以十億計,幾乎全部使用外國操作系統
中國自主研發桌面操作系統的動向令人關注之際,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近日的一番講話使中國國產電腦操作系統再次成為熱點話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向媒體透露,「10月份有望推出支持應用商店的桌面操作系統,將在一兩年內完成對XP的替代,三到五年內從桌面電腦擴展到移動端」。
《人民郵報》報道稱,為推進中國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的開發和產業化,中國不久前成立了中國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產業聯盟,成員包括產學研用各界80餘家單位,而倪光南則擔任該聯盟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
「在信息領域,目前中國和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包括網絡基礎設施、智能終端、高端芯片、操作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上仍受制於人,特別是操作系統軟件,國外公司佔據了壟斷性地位。」
壟斷
用倪光南的話說,微軟現在停止了視窗XP的服務,同時,中國政府也禁止採購視窗8,這對於國產操作系統將會是一個重要的窗口期。
目前中國各類智能終端的用戶總量數以十億計,幾乎全部使用外國操作系統。
路透社報道認為,隨著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增多,電腦科技也成為引發中國和美國關係緊張的問題。「中國正在力爭幫助國內電腦行業跟上微軟的視窗和谷歌手機操作系統安卓。」
中國目前已經有一些國內操作系統開發商,比如中標麒麟、中科紅旗、中科方德、凝思、拓林思等,但普遍認為這些操作系統在市場上的佔比總合只有幾個百分點。
因此,中國國內分析人士對中國自主操作系統能否突破國外的壟斷地位存有疑問。
其中一種觀點是中國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產業聯盟「領著一群在市場上處於邊緣地位的國產操作系統廠商,借著微軟在中國的冰凍期, 去佔領微軟看上去要失控的政府計算機桌面市場。」
而真正要突破壟斷和技術封鎖,還必須真正有能力開發出突破性的技術,或根本上改變一些商業規則。
決心
今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宣告成立,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親自出任該小組組長,顯示了中國在「保障網絡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推動信息化發展」的決心。
而本次倪光南對媒體的講話,還透露出對資金和國家政策的要求。
「沒投入不要指望能夠有產出,我們不如美國,就是因為投入不夠」。
另外,他還認為「過去幾十年,在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研發上,沒有形成國家意志,缺乏頂層設計。」
倪光南承認,中國做移動操作系統的企業可以舉出十多家,但都不能說是自主知識產權,都是在Android上定制化,而且大同小異。
他建議說,「要把操作系統做出來,必須改變過去的做法,不是照搬以前模式,而是要把過去積累的資源整合起來,國家主導做一個統一的操作系統。」
from BBC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