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角嘴  港灣豪庭 #mhvlive

 找回密碼
 注册

欢迎您, 今天是 *君子自重,本網站嚴禁賣廣告, 發放, 或宣傳色情色情行業*

查看: 2008|回復: 4

輻射不可怕 無知才恐慌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5-1 22:45: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福島核危機引發全民恐慌仍未有望平息,原因在於對核電、對輻射的無知和不實誤導,及對早已走入生活的軍民兩用技術和國防教育長期篾視所致。為盡快增加市民對這兩方面的認識,本欄無限期擱置宜居灣區的評論,先集中對核輻射和核能發電兩方面的科普教育宣傳。
   
    出生就照輻射 輻射無處不在
   
      輻射分天然和人工兩種,天然輻射源有宇宙射線、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宇宙射線來自太陽和外太空,如考古常用的碳十四就是宇宙射線的中子和大氣中的氦十四原子核作用生成的。自有人類就一直受到天然輻射源即宇宙射線、地球放射性核素以及人體內放射性核素共同的輻射作用,在食物鏈、大自然及每個人都帶有極微量輻射,稱為天然本底或本底。可見人的一生必然與輻射為伴,無需害怕也不必害怕,根本不用聞輻射色變。
   
      隨著居里夫人發現了鐳,以及核技術的面世,人工輻射源也隨之出現。包括核工業、核反應堆、核電廠、核潛艇排放的放射性物質;核應用技術如放射性核同位素和高能加速器,廣泛用於醫學診斷和治療;核武器試驗的沉降物;電腦、電視、手機、影音器材、微波爐等等。人體所受的輻射分為外輻射和內輻射,外輻射主要由體外的射線輻射源引起,內輻射是由多種途徑進入人內的α粒子、β粒子或中子源等引起。福島核危機由人工輻射源引起,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目前最大問題是人工輻射源產生的外部輻射污染物,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內部形成內輻射,長期潛伏於人體影響健康。這種情況已經出現,可幸雖然各種食物輻射劑量都超標數十至數百倍,但總的來說短時間食用對健康影響不大,且日本政府會嚴格控制出口     。
   
      輻射的傳播方式近距離以輻射線為主,遠距離以輻射塵為主,對我們有輕微影響的是後者。輻射線和輻射塵與物質作用是通過物質吸收能量和引起電離,產生化學和生物效應,而輻射防護就是要防止這些效應產生。輻射防護的基本概念是照射量、吸收劑量和劑量當量,照射量以倫琴為計量單位;吸收劑量以格雷為計量單位;劑量當量又稱有效劑量或簡稱劑量,計量單位為希(包括毫希、微希),是最用也是最近每天都能聽到輻射概念。
   
    輻射的危害 視劑量多寡
   
      輻射引起電離和電子激發破壞各種分子,進而破壞人體細胞產生病變,就是輻射生物效應。輻射令細胞的功能代謝活動和分裂繁殖受損甚至死亡,大量細胞死亡產生了早期輻射效應,來源於短時間內受到超過一千毫希大劑量照射,形成急性放射性損傷。而令細胞基因變異的晚期輻射效應,是由幾百至幾千毫希的長時間小劑量照射引起,病徵有癌症、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潛伏期幾個月至若干年。輻射危害的表現在本人身上。叫軀體效應,出現在後代身上叫遺傳效應。
   
      不同的放射性元素進入人體引起的內輻射不同,某些元素天然集中在特定器官中,如碘131積聚在甲狀腺中;鈣的同位素沉積在骨質中;鍶、鋇和鐳同位素集中置換骨質的鈣;?溶於血液中,會積聚在骨骼表面或肝中;難溶的?化合物微粒吸入後會殘留在肺內;氚和銫134∕137會遍佈全身。
   
      其實人類本身就是一個微輻射源,而各種天然和人工輻射源對人類產生的年平均有效劑量如下:天然本底照射2.42毫希、坐飛機0.0011毫希、化肥和火力發電0.0015毫希、電視等帶輻射商品0.0082毫希、核電廠和核燃料循環生產0.0002毫希、切爾諾貝爾核事故0.002毫希、大氣層核試驗0.005毫希、放射性治療0.19毫希(香港為0.5毫希)。而每年各種輻射源對人體產生的劑量如下:天然本底2.3毫希、每天吸兩包煙0.5~1毫希、一次胸肺X光0.05~0.15毫希、二百兆瓦燃煤發電站0.013毫希、每天看一小時電視0.01毫希、高空飛行一小時0.004毫希。在內輻射方面注意吸入空氣中的放射性物質;帶微量放射性的水;進食從污染水源捕獲的海產;喝了帶微量放射性元素的牛奶等。
   
      一九三四年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開始提出輻射防護標準,五十年代始逐漸開放對公眾的防護標準。現在國際基本安全標準規定公眾受照射的個人劑量限值,五年內的平均值是一毫希,而且任何一年內都不得超過五毫希。至於因特殊工作需要     受照射的個人劑量限值,五年內的平均值為二十毫希,而且任何一年內都不能超過五十毫希。看到新聞和上述數字,便大概可知受高劑量輻射線直接照射的福島五十壯士,其生命和健康狀況才是真正值得世人擔憂。以我們的亂象對照他們的視死如歸,更覺他們形象高大。截稿時氣象局公佈的伽瑪射線監測儀顯示,澳門的輻射吸收劑量僅為每分鐘0.1195微格雷,連0.35微格雷的預警水平都遠遠不及。自福島核事故後一直正常沒有任何變化,由此可知盲搶鹽和其他自亂陣腳的行為,全部都是杞人憂天。
   
    輻射要監測 身體要防護
   
      為了進行輻射防護,必須進行輻射監測。一般分為環境監測和個人監測,環境監測又分為作業環境監測和周圍環境監測。監測目的是判斷工作生活環境是否仍適宜繼續下去,人員是否需要隔離或轉移,是災情評估重要一環。對於作業環境需進行輻射場監測、空氣污染監測和表面污染監測,一般使用巡測儀,大型核設施還要設置區域監測儀。周圍環境監測除了直接測量外輻射水平外,還要對環境和生物樣本作放射性水平測定。
   
      表面污染監測是監測α、β粒子,防止放射性物質經過口腔、呼吸道、皮膚和傷口進入體內,尤其以通過傷口進入血液混入體內的危險性最大。個人劑量監測主要是對個人長期和短期受到的外輻射進行測定     、記錄和評價,以確定工作人員受到的照射劑量有否超標,以便在超過時採取防護措施。個人劑量監測儀有膠片劑量計、袖珍劑量計和音響報警劑量計等,最後一種近日在機場曝光率頗高。
   
      對輻射的防護分為外輻射防護和內輻射防護。外輻射防護可採用距離防護、時間防護和屏蔽防護三種,它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小劑量持續照射,二是高劑量短時間照射。後者的危害性最大,但小劑量照射對人體引起的慢性損傷和晚期效應更應注意。
   
      目前澳門的情況,人們害怕的似乎是放射性物質進入人體內引起內輻射。這些元素會在體內轉移、沉積和排出。內輻射的危害與攝入的核元素途徑、種類、物理化學狀態和數量有關。以通過傷口進入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危害最大,通過呼吸系統入內的危害次之,而通過消化系統進入體內的更次。內輻射的防護一是把放射性物質密封在設備內。盡量使輻射不暴露在大氣中。二是在核污染環境下佩帶過濾口罩、防毒面具、密封式防護衣等。另外也可對放射性物質進行稀釋,降低放射性物質濃度,只要這些措施全部落實,澳門對今次福島核危機可謂泰山崩於前也無需再驚惶失措了。雖然日本各地食物陸續發現輻射超標,但直至目前為止仍未達到危害健康水平,例如喝一公升福島牛奶,其內輻射約有三十三毫希,等於在胃部照一次X光的二十之一輻射劑量。又如食用兩公升茨城菠菜,其劑量也只相當於在胃部照一次X光。孕婦若受到五萬毫希以上短時間輻射,才會影響胎兒健康。故此不要說目前仍未有災區輻射食品流入本澳,就算有的話,人體的免疫能力仍能將之化解,所以廣大市民對核安全問題絕對可以放心,沒有必要哄搶物資及聞輻射而色變。


出處: 訊報(澳門) (25/3)
發表於 2011-5-2 01:15:53 | 顯示全部樓層
講得輕鬆,如果大吉利是,大亞湾…你唔好驚,唔好走啊
發表於 2011-5-2 12:32:51 | 顯示全部樓層
大亞灣咁近,如果有事走得去邊呢?
 樓主| 發表於 2011-5-2 21:11:50 | 顯示全部樓層
說得對. 就算想走.
講就易, 做就難.
不是去旅行三, 五日.
先要有國家收留, 兼要有家當在外.
是數月, 甚至數年.
想走? 無咁易!
發表於 2011-5-2 22:09:18 | 顯示全部樓層
拉登未死,走去邊都唔太大問題,而家佢死咗,仲恐怖,分分鐘周圍啲80後憤青仲攪多啲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港灣豪庭論壇 admin@mhvlive.com

GMT+8, 2024-12-22 19:15 , Processed in 0.018968 second(s), 16 queries .

Metro Harbor Village Forum #mhvlive X3.4

MHVLIVE © 2008-2024, Tai Kok Tsui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