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土豆,德國人之愛?
歐元區經濟危機深重。德國人經常抱怨,南歐人指望德國大方,過分依賴德國解囊救助。BBC記者埃文斯到德國人家裏去赴晚宴,東道主的「小氣」令他大跌眼鏡,由此,他也開始反思德國人為什麼會緊緊握住錢包……
剛剛搬到柏林來的時候,有人請去赴晚宴。這是一次媒體圈兒的晚餐派對。一位德國老總和夫人請我吃飯,我滿懷期望地等待著……
通常情況下,正式的晚宴派對其實並不合我的胃口。但是這一次,我將能有機會看看德國人怎麼搞晚宴。
同時受邀的還有《經濟學人》雜誌的一位記者。
派對搞得確實很好,很開心,但是,與我期待中很排場的大吃大喝比起來,可是有相當大的距離。
東道主夫婦的公寓中,餐桌、餐具都已經布置好。我們聊了一會,期待值也逐步攀升……
後來,女主人驕傲地端上了菜肴----水煮土豆、水煮青菜,火腿。具體地講,水煮火腿。
我喜歡吃煮土豆、煮火腿,甚至煮青菜。但是,類似的英國晚宴,你可能不會看到這路菜肴。
英國的晚宴肯定要有大餐,按著名廚蒂麗婭(Delia Smith)、傑米(Jamie Oliver)或者海斯頓(Heston Blumenthal)的菜譜烹調出來的美食,說不定其中還要用牛肝菌和法式奶油----英國上流社會對蘑菇、酸奶油的雅稱。
我想說明的問題是,德國人眼中的奢華和英國人眼中的奢華不同。
德國人真的很儉樸,他們喜歡煮土豆。我想說,好樣的!
你可能會說,這是柏林。當然了,柏林曾經有一部分在東德。因此,柏林的儉樸有不同的背景。沒錯,柏林牆倒的時候,西柏林人曾經嘲笑東柏林人,因為他們對精美的花哨食品一無所知。
Titanic: 德國諷刺幽默雜誌,1979年創刊
- 最著名的一期封面發表在 10 年後柏林牆倒塌時候。東德人第一次來到西德,買走大批香蕉帶回家。
- 這幅畫上的女人舉著「我的第一隻香蕉」。事實上,她手裏的是一根扒了一半皮的黃瓜。
- 據說西德人曾經朝東德人群扔香蕉,也許是為了表明自己反消費主義的觀點。
東西柏林剛剛統一的時候,西德一份雜誌刊登了一則主要報道,封面上的配圖是東德的一位家庭主婦。從她那一頭燙得很糟糕的捲髮,你一眼就能看出來她來自東德。她手裏舉著一根兒黃瓜,圖片下的解說詞是:「我的第一隻香蕉」。
這則故事和照片希望說明的問題是,香蕉是奢侈品,東德人看見了也不認識。
但是,我去赴的那次晚宴,女主人並不是東德人,而是西德人,別說香蕉了,牛肝菌可能都很常見。
這就是德國人的小氣。其實,你能從許多方面領教到德國人的小氣。
我到鐵路橋下的一個超級市場去購物。超市內很像是倉庫,商品高高地堆著,一直頂到紅磚屋頂,根本沒有設計、或者花哨的促銷。
重要的是價錢。好酒也不例外。
這家超市,不是只有窮人才光顧的那種超市。裏面賣的酒有些要60歐元(48英鎊,76美元)一瓶。但是,你可以拿出口袋裏最後一歐元下賭注,這裏賣的酒肯定比別的地方便宜。富人,也要看好自己的每一分錢。
再舉一個例子,電器零售商萬得城(Media Markt)仍然拒絕收信用卡、甚至連轉帳卡也不收。
一次我在收款台前遞上我的卡,收款員看了我一眼,好像我拿出了一隻雞、或者要貢獻出我的身體半個小時作交換。信用?不行!謝謝。
所以,當你跟蹤有關歐元區危機的辯論、德國不情願給希臘更多的錢、不希望布魯塞爾花更多錢的時候,請不要忘記德國人的小氣。這一點,已經深深地印入了德國的靈魂。
人們經常會責怪1923年那一次大通貨膨脹的後遺症,但是,在我看來,這也有點誇大,甚至成了套話。
更重要的其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衝擊。這一點,人們很少談及,部分原因是,由於負罪感,德國人的痛苦成了不能提的話題。
但是,二戰也是數百萬德國人的個人災難。德國一半的的民宅遭到破壞,或者被摧毀,成了無法居住的廢墟。
所以,現在的德國人在有生之年經歷過嚴重的物質匱乏。人們曾經迫切希望能有果腹之餐,美國香煙一度成了流通貨幣。
比如在柏林,戰後的幾年內,女人們----所謂的「瓦礫女」在大街上苦苦尋找食物。這樣的經歷,肯定會影響一個人對食品、消費產品的態度。
除此以外,與其他一些歐洲國家比起來,德國人的工資其實也不高。比如,比不上法國人和西班牙人,與同類英國工人比起來,大概也只相當於三分之二。
再加上,過去十年德國人幾乎沒有漲過工資。小氣,因為德國控制著工資收入。
由此,德國人也要緊緊地抓住自己的錢包。
晚餐桌上要小氣,財政部內也要小氣。
from BBC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