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是本港第二號癌症殺手,2008年奪去1686人性命,同年有4031宗新症。外科醫生(大腸肛門科)朱建華表示,腸癌分4期,若發現得早並能及早切除腫瘤,第1及及第2期腸癌病人的存活率高達80%至90%。病人在切除手術後毋須化療,只需定時覆診。 微創切除
傷口小減併發症 他說,現代醫學主要採用微創手術切除腸腫瘤,手術風險較開腹切手術風險為低。微創的好處是傷口微細,減少手術併發症,加速病人復元。 若是腸癌第3期,顯示癌細胞已擴散至大腸附近的淋巴核,存活率有50%,故手術後醫生會建議病人接受化療,提升存活率。若是腸癌第4期,顯示癌細胞已擴散,即使做手術也無法根治,這時期的治療主要是延長病人的存活。 朱建華說,若腫瘤距離肛門3至4厘米以上,切除腫瘤後,可將大腸與肛門接駁,若腫瘤距離肛門3至4厘米以下,便要將肛門切除,再駁一個造口。腸癌常見的併發症包括內出血、手術駁口出血,通常會在手術後一周內出現。 常見的腸癌病徵包括大便出血,血色近似瘀紅色或大便習慣改變,患者有時腹瀉、有時便秘及肚痛,若腫瘤黏膜破損流血會導致貧血,以大腸鏡檢查可診斷是否患上腸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