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林鄭視野狹窄 林超英:住屋問題源於工資低外資炒樓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在扶貧高峰會上,批評有環保團體「代海出聲」反對填海,漠視居於環境惡劣的基層兒童急須改善居住環境的需求,惹來環團群起反擊,指摘政府為造地分化社會,更質疑填海所得土地並非全部用於興建公營房屋。前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在港台節目《香港家書》中表示,相信林鄭只是立足自己的觀點談情況,「無意開罪任何人」,但擔心她看到的房屋問題並非全局,「而是受某些歷史原因局限的狹窄角度,可能導出錯誤的判斷,以及得出不能解決核心問題的權宜之計。」
林超英認為,導致目前房屋問題包括樓價飆升得連中產也無力負擔、公屋輪候期太長和貧困人口居住環境惡劣,三個問題要不同策略應對,「只談『劏房』和『向海洋要地』遠遠未能覆蓋問題的全部。」林指,本港有250萬戶家庭,供應的供應單位就有270萬伙,數量足夠有餘,故市民買樓難與供應和土地無關,而是因為近年巨額外地資金流入,抬高樓價,令樓價幾乎是10年前的3倍。他引用國家主席習近平稱,「樓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建議政府採取針對性措施,例如限制外地人買屋買地和徵收額外印花稅等。
他指本港樓價飆升,但青年工資停滯不前甚或下降,買樓無望的年青人迫於無奈只能加入申請公屋大軍,「政府必須找出造成工資低下的基本原因,必須釜底抽薪、想辦法提高年青市民的工資,讓他們看到未來而不用把公屋看成「救生圈」,並應同時釋放一些囤積、空置的住宅單位,而不是斥巨資填海造地。
他強調,基層居於劏房等環境惡劣的居所,是香港近2、30年經濟運作模式的惡果,包括以外判制度將低下階層的勞動價值貶低、高租金令中小企要壓縮工資支出,以致貧者愈貧被迫住入劏房,批評林鄭「不談提高勞動回報而只談找地」是偏離了問題核心。
除了填海,林超英指政府其實能從不少既有土地創造住屋單位,包括收回佔地龐大的高爾夫球場、改建空置政府建築、增加新發展區的地積比、和善用棕地等,「只要政府下定決心為香港人的安居樂業努力,願意從根本處着力,方法多得很,不用填海造地,房屋問題的解決也指日可待。」
|